第3章 電子商務與物流(1)(1 / 3)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環境的改善以及其具備的巨大優勢,電子商務受到了各國政府部門、企業的高度重視,它們紛紛以不同的形式介入電子商務活動中,使電子商務在短短幾年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人們發現作為支持有形商品網上商務活動的物流,已經成為有形商品網上商務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沒有一個有效的、合理的、暢通的物流係統,電子商務所具有的優勢就難以發揮;沒有一個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物流體係,電子商務也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本章著重介紹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係以及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一些知識。

1.1電子商務概述

1.1.1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EC)是經濟和信息技術發展並相互作用的必然產物。目前,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有兩層含義,即狹義的電子商務和廣義的電子商務。

1.狹義的電子商務

狹義的電子商務一般是指基於數據(可以是文本、聲音、圖像)的處理和傳輸,通過開放的網絡(主要是Internet)進行的商業交易,它包括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政府等之間的交易活動。

2.廣義的電子商務

廣義的電子商務是指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利用前所未有的網絡方式,涉及內部網(Intranet和Internet)等領域,將顧客、銷售商、供應商和企業員工聯係在一起,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

電子商務涵蓋的業務包括:信息交換、售前售後服務(如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細節、產品使用技術指南、回答顧客意見)、銷售、電子支付(如使用電子資金轉賬、信用卡、電子支票、電子現金)、運輸(包括商品的發送管理和運輸跟蹤以及可以電子化傳送的產品的實際發送)、組建虛擬企業(組建一個物理上不存在的企業,集中一批對立中小公司的權限,提供比任何單獨公司多得多的產品和服務)、公司和貿易夥伴可以共同擁有和運營共享的商業方法等。

由於電子商務涉及的領域很廣,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都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的參與程度,給出了不盡相同的定義。以下是幾個對電子商務的概念較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定義:

OECD認為,電子商務是利用電子化手段從事的商業活動,它基於電子處理和信息技術,如文本、聲音和圖像等數據傳輸。它主要遵循TCP/IP協議、通信傳輸標準和Web信息交換標準,提供安全保密技術。

IBM公司認為,電子商務是指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的活動。它是在Internet的廣闊聯係和傳統信息技術係統的豐富資源相互結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相互關聯的動態商務活動。這種活動在Internet上展開。網絡計算機是電子商務的基礎。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是電子商務的三種基本模式。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貿易程序簡化工作組(UN/ECE/WP.4)認為,電子商務是指采用電子形式開展商務活動。它包括在供應商、客戶、政府及其參與方之間通過任何電子工具,如電子數據交換(EDI)、Web技術、電子郵件(E‐mail)、智能卡等,共享非結構化或結構化商務信息,並管理和完成在商務活動、管理活動和消費者活動中的各種交易。

美國政府在“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中定義,電子商務是指通過Internet進行的各項商務活動,包括廣告、交易、支付、服務等,全球電子商務將涉及世界各國。

加拿大電子商務協會認為,電子商務是通過數字通信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以及資金的轉移,它還包括公司間和公司內部利用電子郵件、電子數據進行交換、文件轉移、傳真、電視會議、遠程計算機聯網所能實現的全部功能(如市場營銷、金融結算、銷售及商務談判)。

1997年11月6日至7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國際商會舉行了世界電子商務會議。全世界商業、信息技術、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和政府部門的代表,共同探討了電子商務的概念,這是迄今為止電子商務最有權威的概念: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從涵蓋範圍方麵可以定義為: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麵交換或直接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從技術方麵可以定義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數據(如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獲得數據(共享數據庫、電子公告牌)以及自動獲得數據(如條形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