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1 / 1)

我回到門下不久,便聽聞秦伯雍要見我。

來到他的房裏,依舊還是如山的卷宗和折子。秦伯雍和我走時沒什麼區別,精神奕奕,聚精會神擬著敕令。

“下官拜見秦大人。”

“來啦?”

“是。”

“嗯,”秦伯雍停筆收手,“此去劍南,可有什麼值得一報的?”

我連忙拱手:“回大人,此去劍南,地方主管除卻成都府曹今之黨,其餘人等並無不妥之處。道界一帶可能三兩年間糧食吃緊,不過人員安置不成問題,到時一切自能恢複如常。下官正請旨,減劍南道界近三年兩分糧稅。”

秦伯雍略一思考,道:“妥。”

“另外,下官還發現,災區正中爆發瘟疫之前,恢複狀態良好。岑家的大少爺治軍有才,料理民生卻也不輸幹吏。蜀中百姓對其,無不欽佩。”

我這話說的玄妙,岑家已經一門三將,皇帝有意重用岑靜,而岑淨卻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一方百姓擁戴,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這話,無論如何,都要與上麵人提一提。

秦伯雍點點頭:“岑家兩個後生確實都是棟梁之才,如此,待本官明日入宮與陛下商議。戰事將起,江尹留在那邊,如今這隨侍入朝的位置,就交給你了吧。”

我一驚,道:“大人不可。下官資曆尚淺,給事廳中人才濟濟,這等要事……”

“你不去,怎麼參審曹今案?”秦伯雍淡然發話。

“誒?”我抬頭看他,“地方官吏重罪者押還京師,不是交由大理寺及刑部處理嗎?下官屬門下,如何能參審?”

“此案牽扯甚廣,你是最先發現的人,很多事情刑部和大理寺都需要問你,所以陛下有意,幹脆三方會審。”

我低頭:“如此,下官一人前與錄詞即可,何必帶著門下整省?”

秦伯雍冷哼一聲:“正五品小小給事中,如何壓得住刑部大理寺二、三品大員?我門下雖不主掌刑事問責,到底最後定罪的折子得從這裏發。你隻管堂堂正正隨本官上殿聽令,之後自會有人幫你。曹今重罪,可不定會隻有他重罪。”

秦伯雍一番話,猶若冷水倒在我頭頂。曹今是閩王的暗樁,這事太子自然知曉,但是聽秦伯雍的語氣,陛下仿佛也知曉內情?如果陛下知曉內情,何必讓門下參一腳?大理寺少卿,是佟家贅婿,立場不用說。單叫他審,曹今超過兩日死,我卿字倒過來寫。刑部有冀王人在,說不定會借著這次的事情狠狠披露閩王之罪。兩方同審曹今,正好有個製衡在裏麵。

那幹嘛還要加上門下?

陛下究竟知不知道閩王和佟家在其中的關係?知道了,一邊說要嚴查曹今,一邊又允許大理寺參案,又到底是要保閩王,還是不保閩王?

難道陛下嫌兩個親王鬧還不夠,還有牽扯上太子,所以帶入門下?可是門下裏,我雖是太子之人,卻還未受重用。秦伯雍又是百分百他自己的左膀右臂。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想不明白。

====。

上燈時分,天色灰蒙蒙的,倒是比白天涼快些許。我才出門下,沐玄便上前道:“卿大人,少爺請天合酒家一敘。”

我不知道是因為小衛告訴了太子我要去天合酒家,還是沐螭自己發現了天合酒家的變化,又或者他隻是就三方會審有事交代與我,這份邀請都符合我的心意。

上了馬車,我問沐玄道:“允之兄今日進中書了?”

沐玄點頭:“少爺今日早朝領命,遷去中書辦公了。說來和卿大人門下之地,間隔不過三箭地。卿大人有事,即可派人通知少爺。或者傳在下也是可行的。”

我看他:“看你功夫似乎不錯,平日裏並不見你人影,我如何傳你?”

即使沐玄本來木頭臉,此時都略微詫異,道:“卿大人不知道嗎?太子為麾下每個人都配了武功高強之人加以保護。尤其是卿大人你受過傷的。卿大人身邊小衛便與在下師出同門。說來,似乎不常見卿大人帶侍女出門啊。”

我愣了愣,沒有想到小衛居然有功夫在手上,當下氣憤,這個丫頭還這能裝,看我回去怎麼收拾她。當下隻對沐玄道:“我平日出門隻前往門下辦公,上燈就回府,侍女跟著去隻能在茶房等著,我覺得沒什麼用。”

沐玄大有深意看我一眼,道:“在下建議卿大人還是帶著小衛的好,畢竟刺殺這種事情防不勝防。誰知道為什麼有人就要動手了呢?再者,卿大人檢舉曹今一案,風頭正盛。”

說完這四字,沐玄便不再說話。我卻是後背一涼。

是啊,在我什麼都還沒有做的時候,便已經有人想要殺我了,更何況是現在我開始樹敵之後呢?

我對岑夫人道京師與京兆府恐怕最是安全,當真是短路了才會有此一說。

“多謝提醒。”

“不敢當,少爺關心的就是在下關心的。少爺關心卿大人,在下自然微薄之言盡一份力罷了。卿大人,天合酒家已到,請下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