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站上線儀式上,還略帶些書生氣的達貝妮信心十足,“我們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視頻搜索引擎,在滿足視頻搜索服務的同時,還提供眾多娛樂性、互動性更強的互聯網視頻服務。”
在達貝妮的Pcpie網站中,有一檔熱推的欄目——《24H真人秀》,在這個欄目裏,網友們可以看到包括美國華裔男子耶魯大學學生Justin和達貝妮等人的真人秀表演,美女CEO加上真人秀表演,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達貝妮在網絡上的第二個春天即將來到。
網站一上線就引來了風險投資的關注。網站技術做得再好,有收入才是最硬的道理,網站需要廣告來支撐。達貝妮開始自己四處奔波拉廣告。互聯網上的廣告除了做產品之外,還有很大的一塊是網站之間做廣告,達貝妮想到了一個人,她知道,優客李林組合中的歌手李驥也在上海創辦了一家網站,一個曾經的著名歌手的網站廣告本身就有很強的廣告效應。
達貝妮決定去見李驥。第一次見麵,她就讓見多識廣的李驥感到吃驚,怎麼來了一個女藝人?李驥不敢相信達貝妮是一家公司的老總。
第一次見麵,達貝妮就直接提出了讓李驥在自己網站上做廣告的想法。“我跟他講,如果我們有這個合作機會的話,我也可以幫他推廣一下他的網站。”盡管李驥對這位美女老總心存疑惑,但仍答應可以試試看。
回到公司,達貝妮讓市場部的人去簽合同,結果市場部的人空手而回。明明談妥了的事情,怎麼會突然變卦?達貝妮決定去找李驥討個說法。
事實上,李驥回到公司後,就把準備在Pcpie網站投放廣告的事跟市場部的人說了,但市場部認為Pcpie是一家新網站,投放廣告的決定太倉促了。
被拒絕後,達貝妮沒有放棄,她提出要讓李驥免費做廣告。這讓李驥大吃一驚,不過,通過一個月的試用,李驥最終選擇了在Pcpie網站上正式投放廣告,達貝妮終於拉到了網站的第一單廣告。
現在,達貝妮的Pcpie視頻搜索網站的月瀏覽量已經有一千多萬了。盡管她的經曆看起來可能不符合一般成功者的軌跡,可是超出我們經驗的道路也未必不能到達目的地。達貝妮的經曆告訴我們,財富的秘密其實就在於創新,在這個什麼都可以創新的時代,隻要有創新的心態,一切就皆有可能。
傷痕累累的自己
“我愛奢侈品。因為我愛自己,也愛我的人生。”與名人相伴的,必定是流言。尤其當這個名人是一個女人,尤其當這個女人還是一個美麗的女人。達貝妮在網絡上走紅了,然而這卻讓她陷入了流言的旋渦。
2005年夏天,她成了網絡和一些媒體的炒作對象。年輕、美貌、財富,低價出售的奢侈品,當這些元素彙集在一起,有人說她是被包養的“上海最有名的二奶”,有人說這個小店是她與淘寶網的一次合謀,甚至有人說她是同性戀……其實,達貝妮和以前的男朋友都沒有結過婚,戀愛也罷,分手也罷,都與“二奶”扯不上關係。至於說她是同性戀,是因為她剛上網時,在網上貼了自己的照片和手機號碼,許多男性打騷擾電話給她,無奈之下,她就在網上宣稱自己隻喜歡女性,以此來避開那些騷擾。
2005年6月,令達貝妮再次傷痛無奈的事情發生了。她收到了徐彙區法院的傳票,前男友偽造了一張80萬元的借條控告她,達貝妮通過律師看見了“借條”的複印件,很明顯,是他的筆跡。在電話裏,前男友說:就算我輸了,我也要毀掉你的名譽。達貝妮落淚。她沒有做過對不起他的事,不知道他的心裏為什麼沒有愛隻有恨。
2006年7月,徐彙區法院判定達貝妮勝訴。在那一刻,她終於覺得厭倦了也覺得釋然了。有些人已經永遠地離去了,有些事需要遺忘,達貝妮選擇了寫作。她寫了《我們散了》一書,尚未完成時,在網上已經預售出5000本。做完這一切後,達貝妮在人們的猜忌、懷疑、攻擊中從網上消失了,隻留下一句話:“走過了這一段,我長大了,感謝人們給我的善良,包括傷害。”在終於曲終人散的那一刻,她明白了,她不再需要別人的愛,而是真正地愛上了從混沌的感情和紛擾的流言中艱難走出的傷痕累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