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底,在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用戶,又跟其他的同類軟件產品進行對比之後,戴誌康決定要對這個軟件進行收費。
“我覺得我的產品在一些關鍵性的指標,比如速度、安全、負載能力和人性化方麵都遠遠超過了同類產品,而他們的產品都是收費的,為什麼我的不能收費?”
收費給戴誌康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煩惱,不但沒人買,還在網上招來一陣痛罵。論壇上、社區裏出現很多帖子,說戴誌康是個騙子,他的軟件就是垃圾、狗屎。有一陣,戴誌康連網都不敢上。
當時,一個軟件賣500塊錢,賣了將近半年,一個也沒賣出去。戴誌康想,橫豎都是賣不出去,幹脆就漲到2000塊錢吧。
2002年,一個香港人發Email給戴誌康說:你的軟件挺好,但要進一步定製,你幹不幹。戴誌康告訴他,一周就能做完,收你2000元好了。結果第五天就交貨了,香港人覺得挺神奇,一高興多給他1000元。這3000元人民幣是戴誌康的第一份打工收入。
經曆這次磨難後,戴誌康的收費計劃開始奏效了,“我們當時考慮,那種比較大的論壇,用了其他軟件之後負載上不去,不穩定也不安全,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轉機在2003年7月出現,開始有人零零散散地來買。10月,戴誌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術,容納能力是對手產品的好幾倍,那些模版體係和數據結構到今天成了別人學習這種語言的必修技術。結果從此以後,“Discuz!”進入高速發展軌道,銷售量平均每個月增加30%。戴誌康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到畢業時,他有了50萬元。2003年收入幾萬,2004年幾十萬,2005年幾百萬。
公司開張
起初,戴誌康想靠做軟件來找工作,可沒等到畢業,戴誌康卻成了搶手貨,甚至有公司願意出30萬年薪邀請他加入,可戴誌康卻選擇了放棄。
“當時我也非常心動,不過想一想,如果去了就要把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放棄,我覺得這個事情就像我自己的一個孩子一樣,是沒有辦法割舍的。所以不管外麵誘惑再大,我覺得也沒有辦法動搖。”
揣著自己賺來的第一桶金,戴誌康來到北京,創辦了康盛創想科技有限公司。在跑了幾十個部門,蓋了五十幾個公章之後,公司開張了。
剛開始招人的時候,速度很慢。“一個月麵試十幾個,才能招一個人,不過這樣篩出來的都是真正值得一起幹事情的人。”
經過兩年的發展,公司從最初的幾個人擴張到六十多人,其中80%都是程序員,產品份額也在業界市場內占到了50%,2005年的營業額達到了500萬元。
到現在,戴誌康仍然把自己的公司定性為技術型公司,他認為隻有把技術做專做精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我經常跟程序員說,你會十樣東西也不如精通一樣東西。做一件事情要非常專注、投入,哪怕一個時期隻做一個事情,做到最好、最精通、最深入,做到這個領域的一流高手,或者把自己的產品做成這個行業最頂尖的產品,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從收費到免費
就在公司發展順風順水的時候,戴誌康又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和他前幾年將免費軟件變成收費軟件相反,他決定將已經收費多年的產品全部免費。
戴誌康將公司主打的BBS軟件Discuz!進行了全麵免費,隻在定製、技術支持等服務方麵收取費用來維持公司基本的運營成本。
“這是我好幾年來的一個理想,我本來想做一個大眾化的、很普及的一個東西,現在產品免費後,原先想用但沒錢買的這些人,就可以使用這個軟件,我的用戶群就可以急速上漲,這些人裏麵比如說有1%的人做大了,那我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我們未來的贏利模式都建立在這個龐大的用戶基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