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不隻是統治某個市場,而是創建一個全新的行業。我們不僅將擁有我們的小眾市場,而且創建一個巨大的行業並領導這個行業的發展。”直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很多人聲稱Salesforce是他們的創意,其中也包括甲骨文老板埃裏森。當初原本還有一個支持者——Siebel公司的創始人湯姆·撒貝爾(Tom Siebel)。湯姆是另一個從甲骨文公司出走後創立公司的人。他創辦的Tom Siebel和Siebel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已是甲骨文的勁敵。Siebel公司是業務管理軟件領域的知名品牌,囊括大中小企業。貝尼奧夫與湯姆·撒貝爾是多年好友,他甚至也是Tom公司的股東之一。最初貝尼奧夫打算在湯姆的支持下成立外圍公司,但湯姆最後改變了主意,覺得成立公司不如在Siebel公司內部成為一個部門。這全然違反了貝尼奧夫的初衷。不久,貝尼奧夫得到埃裏森大力支持,為新公司成立投資了200萬美元。“我其實沒冒什麼風險,拉裏告訴我,如果我失敗了,可以回甲骨文公司去。”
“兩個夢想家”的友誼
媒體戲稱貝尼奧夫為“埃裏森2.0版”,而貝尼奧夫也稱埃裏森是恩師、榜樣和朋友。90年代在甲骨文公司擔任CEO、與貝尼奧夫和埃裏森共事多年的雷恩說:“貝尼奧夫非常出色,他知道如何吸引每個人的目光。”雷恩說貝尼奧夫和埃裏森非常相似,都對市場有著非凡的熱誠和敏銳的洞察力,“兩個夢想家”。和埃裏森一樣,貝尼奧夫也很傲慢。
2000年中期,埃裏森無視雷恩多年的成功,將他排擠出公司;稍後的2001年,貝尼奧夫為了更全麵掌控公司,解雇了Salesforce的CEO約翰·狄龍。貝尼奧夫甚至解雇了他的恩師。2000年,貝尼奧夫發現甲骨文推出一個名為OracleSalesOnline.com的網站,與Salesforce.com直接競爭。怒氣衝衝的他立刻打電話給埃裏森,要求他辭去Salesforce公司董事的職位,遭到埃裏森的拒絕。
貝尼奧夫把事情的真相曝給了媒體,《華爾街日報》很快刊出兩篇文章表示對他的支持。不久,埃裏森給貝尼奧夫發來郵件正式辭職,但貝尼奧夫最終還是保留了他的股票和股權,並說他們仍舊保持友誼。狄龍說:“當你成為像馬克那樣的企業家時,你不得不任性些,並深信你自己的路才是正確的路。”但盡管如此,狄龍仍然是貝尼奧夫的崇拜者,仍然擁有Salesforce的股份,並在他自己後來成立的公司Navis訂閱Salesforce的服務。
“這聽起來似乎很宏偉,但這家公司真的可以改變世界。當然,我覺得似乎是我製造了汽車,但現在由貝尼奧夫駕駛。”
快樂的破壞軟件
“保持快樂一直是公司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快樂地消滅軟件工業。”他花10萬美元租下舊金山Pac Bell公園,邀請顧客與公司員工一起參加野餐會。身穿夏威夷花襯衣、帶著愛犬上班、在公司踩單腳滑行車的貝尼奧夫是資本家與理想主義者的奇妙結合。
貝尼奧夫說自己在甲骨文的時候為了減輕壓力開始練習瑜珈和冥想,至今已有十年,公司現在每星期為員工開兩次瑜珈課。休假的時候,貝尼奧夫去夏威夷的別墅,遠離未來、工業、公司、生活,和海豚嬉戲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