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係、權威、情境與影響機製(7)(3 / 3)

布迪厄指出,“場域”是一個運作空間,是一個存在各種客觀關係的網絡,場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間發揮,並且由於這種效果的存在,任何與該空間有關的對象經曆的一切事情都必須參照場域中的關係來理解;場域也是一個爭奪空間,場域中各種位置的占據者利用種種策略來保證或改善它們在場域中的位置。營銷場是一種短暫存在的場域,其中存在各種有形或無形的“位置”,如廠商(產品)、競爭對手、推銷員、專家、老顧客、新顧客等,這些“位置”依賴各自擁有的“資本”在場域中參與了各種“博弈”。

不過,某種場域“或許有不少位置,但它卻允許一個位置的占據者控製整個結構”,“營銷場”裏,廠商因為擁有絕對的資本領先而成為控製者,“營銷場”的本質就是廠商為達到銷售目的而設置的“場”(或“局”),這是一種“營銷者空間”而不是“消費者空間”。對於這些控製者的位置,場域中“被統治階級中的一些成員誤識和接受了主流價值後,也會去競爭和占有這些位置”,比如JM公司部分老顧客參與“轉介紹”“現身說法”,從介紹中獲得利益,從而成為廠商的一部分(比如“理事”、顧客,甚至直銷員等)。

其六,營銷場內廠商權力運作的核心就是影響並征服消費者。

營銷場內廠商主要圍繞五個方麵進行權力運作:一是吸引入場者,二是創造需求,三是建立信任,四是交易促進,五是購後維護。第一,通過“免費服務”認識陌生人並將其轉化為熟人,再通過人情交換將其中一部分人發展成為“叔叔”“阿姨”,或者通過老顧客認識一些“叔叔”“阿姨”,這些人就和老顧客一起構成了入場的顧客,他們也構成了營銷場的一部分,是廠商影響實施的對象。第二,廠商通過“科學儀器”、谘詢專家和推銷員等,確立並強化消費者的“病人”角色,同時製造恐懼情境,使消費者產生迫切需求。第三,通過知識的建立和傳播建立消費者信任,廠商通過強化“人際關係”和“權威”等來建立消費者信任。“關係”和“權威”(專家係統)是“消費者信任”的兩個維度。隨著“人際關係”的加深和“權威”的強化,“信任”越來越牢固,其中“關係”是情感維度,它主要通過人情交換來獲得,“權威”是理性維度,它主要通過權威的符號性和傳遞性來獲得,並經由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轉化而來。

建立了信任、刺激了需求,解決了“我可以買”的問題,離“我立即買”還有一步之遙。最後促成交易還要利用集群情境的效應,強調“時間的急迫性”。促成交易的具體策略是“恐嚇”“苦肉計”“限時優惠”和“降低風險”等。“恐嚇”和“苦肉計”是負麵刺激。“恐嚇”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誇大消費者的病情,強調再不使用就會有嚴重後果,宣揚“早一天使用,遲一天衰老”。“苦肉計”則是一些銷售專員利用與顧客關係較好的條件,說明自己很長時間不能賣貨,會被公司辭退,一些老年消費者心腸軟,認為反正要買,不如現在買還幫了別人。“限時優惠”和“降低風險”是正麵刺激。“限時優惠”是告訴消費者現在購買會有很大優惠,如果以後購買就不會優惠了,或者幹脆說這個產品一個月後將會漲價。而“降低風險”則是告訴消費者隻需要付訂金、隨時退貨等。最後,交易完成後,銷售員與這些消費者要繼續保持“人情交換”關係,即進行售後維護,因為其中一部分消費者將會轉化成忠誠老顧客,他們又會給營銷場帶來新的消費者,從而形成“權力運作”的新一輪的循環。

總而言之,廠商的營銷行為本質上就是建構一個讓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和購買行為的營銷場,消費者本身也積極參與了營銷場的建構過程並成為場內最有價值的一部分,營銷場的建構過程就是影響機製的運作過程,營銷場的建構完成既是廠商影響機製的終點也是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