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場作為一個心理信息能量場突出表現在JM公司的聯誼會現場上,消費者身處其中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且相互影響,在上一節有關集群情境的討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其三,營銷場的建構過程就是廠商影響機製的運作過程。
“營銷場”就是廠商為了推銷產品實現銷售目標在和消費者不斷互動博弈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來的一個有形又無形的“場”。營銷場的形成過程就是廠商開始影響消費者的過程。“社會學研究表明,作為擴大市場需求、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技術,市場營銷與其說是一種經濟促銷手段,不如說是一種社會建構策略。成功的營銷活動必須考慮個人所處的社會結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消費者的巨大影響。
私人銷售網絡的建立就是一例。在這種營銷方式中,銷售商試圖通過各種途徑與消費者建立親密的私人化的關係,並利用由此而來的信任感、群體壓力,促使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布朗關於老吉他市場的研究表明,老吉他收藏市場裏的吉他展覽為購買雙方營造了一種可以共同參與的具有戲劇性、儀式性效果的場景。在展覽上,對老吉他的集體崇拜被儀式化,變得神聖不可侵犯,於是高昂的價格被賦予了合法性,價值化過程得到了鞏固”。JM公司信息場的形成本身就是通過廣告信息去對消費者施加影響的過程,而人際交往場的形成則是銷售員通過人情交換與消費者加深關係並影響消費者的過程,人際交往場同時為聯誼會(狹義的營銷場)的形成做好準備,正是通過人際交往的過程,聯誼會上才出現了“叔叔”“阿姨”“幹爸”“幹媽”等,銷售員和他們在聯誼會上的交往是聯誼會前他們人際交往的繼續,也是聯誼會後人際交往的開始。
其四,營銷場是一個由表演者(廠商及其推銷員)和觀眾(消費者)共同創造的空間。
營銷場包容了戈夫曼的表演互動論中的“劇場”含義。推銷員如同“演員”,消費者就是“觀眾”,推銷員的推銷過程就是“表演”,推銷員和消費者所在的商場、酒店等場所就是“劇場”,推銷員“表演”得好,消費者就會接受他們所有表達的內容——產品或服務。營銷行為同樣需要人員選擇(演員試鏡)、銷售人員培訓(彩排)、製定營銷規範(撰寫劇本)、人員安排(角色確定)、創造營銷環境(舞台布置)、決定營銷過程的哪些方麵應該在顧客麵前執行(舞台前)和哪些應該後麵執行(舞台後)等。
但戈夫曼的劇場“傾向於被選擇,而不是由演員創造的”,而“營銷場”卻是由演員們和觀眾們共同創造的,在“營銷場”中,演員和觀眾開始是分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逐漸會變成演員,最後兩者融為一體,不分你我,演員和觀眾全部成為“營銷場”的一部分。在體驗營銷理論看來,“營銷場”稱為“體驗”的場所,其實消費者是這個“場”的主體。正如一個從事保健品營銷的企業經營者所說的“它培育健康、愛、關懷等人類真正需求的生命文化體係。它引爆了人們心中的欲望……創造群體需求,激發消費時尚”,消費者(而非生產者)“作為價值創造的主體”,在其中得到全麵的所謂的“體驗”,實現了“生產與消費合一”。
總之,本個案中的營銷場可以說是消費者和廠商“共謀”的結果。營銷場既是廠商創建的消費空間,廠商提供了舞台和建構了內部機製,更是消費者自己深度參與而生產出來的空間,空間中的“演員”絕大部分是消費者本人,正是因為消費者的大量參與,“營銷場”方才變得豐富多彩,才有了“消費”的價值。可以說,消費者既是消費者也是被消費者,既是生產者,也是被生產者,他們在消費中生產,在生產中消費,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形成了統一。
其五,營銷場是一個權力運作的空間,是廠商主導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