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全銳,張宏程.旅遊業的特征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商業研究,2005(2)
[37]任旺兵,申玉銘.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特征,空間差異與前景分析.經濟地理,2004(1)
[38]上海市倉儲行業協會赴台考察團.赴台灣物流考察報告.商品儲運與養護,2001(5)
[39]沈祖德.物流業在台灣地區的興起及特點.物流配送.1999(4)
[40]石高俊.中國旅遊資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41]石智雷.武漢建設華中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7(4):55-61
[42]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指標.方勇等譯.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43]湯傳鋒.澳門產業結構成因及發展趨向分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0(3)
[44]天津市“十一五”現代物流專項規劃.2008‐07‐10
[45]田定湘.旅遊業的社會作用.民族論壇,2006(4)
[46]王斌.武漢現代物流“十一五”發展政策研究報告.武漢學刊,2006(3):47-51
[47]王述英,王青.美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物流業發展比較.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5(1)
[48]王學鋒,陸琪,馬修軍編著.國際物流地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9]王之泰.現代物流學.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50]王智利.物流經濟地理.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51]西安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2008‐07‐10
[52]徐玲玲.物流經濟地理.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53]楊亮.用現代物流理念整合旅遊業供應鏈.山東經濟,2004(2)
[54]楊茅甄.國際集裝箱港口管理實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5]楊萬鍾.經濟地理學導論.2008‐08‐05
[56]楊吾揚等.交通運輸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57]楊武.中國經濟地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58]楊竹青,楊路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旅遊商品物流體係研究.物流科技,2005(9)
[59]俞坤一,馬翠媛.新編世界經濟貿易地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60]曾憲培,陳鵬.物流經濟地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1]張海如.中國經濟地理.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62]張耀光,韓增林,欒維新.澳門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特征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0(2)
[63]張遠鵬.台灣產業轉型的軌跡及目前麵臨的問題分析.當代亞太,2006(5)
[64]張重曉.物流地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5]趙煒.中西古代旅遊文化類型比較.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4(4)
[66]鄭冬子.旅遊地理學.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67]中國主要國際航空線.2008‐08‐08
[68]中國主要航空線分布.2008‐08‐08
[69]周忠菲.台灣經濟競爭力剖析及其發展前景.世界經濟研究,2006(5)
[70]竺仙如.國際貿易地理.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