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西亞多數國家工業均以生產原油和煉油為主,西亞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3.物流基礎設施
亞洲的交通各地發展不一。中國東半部、日本、爪哇島、斯裏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以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運輸為主。
東南部沿海海上運輸發達。經濟發達地區空運發展迅速。
亞洲高速公路網項目是根據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28個成員國2005年7月簽訂生效的《亞洲高速公路政府間協定》實施的。根據2007年11月19日在泰國曼穀召開的亞洲高速公路投資論壇上的有關資料,亞洲高速公路網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更新改造1萬多公裏,總長14萬公裏的公路網中有超過90%已經達標,且有10576公裏的路段被升級改造,達到了三級以上公路標準。其中包括俄羅斯2400公裏,阿富汗1700公裏,哈薩克斯坦1550公裏。中國境內有1400公裏路段得到升級改造。至此,中國公路成為亞洲高速公路網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共有2.6萬公裏公路加入,占公路網總裏程的19%。整個亞洲公路網最高等級的全封閉高速公路共有2萬公裏,中國就占了近1.5萬公裏。
2006年11月10日,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伊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韓國和土耳其等國家在內的18個國家和地區,在釜山率先簽署了《亞洲鐵路網政府間協定》,計劃興建亞洲鐵路網。構建亞洲鐵路網的設想最初由聯合國於1960年提出,但一直隻能停留在構想層麵,盡管眾多專家指出,這一交通網將增加現有鐵路網運輸能力,增強相關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通聯係,緩解港口擁堵壓力,刺激經濟增長,進一步促進歐亞間商業交流。這條號稱“鋼鐵絲綢之路”的亞洲鐵路網將連接28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總長約8.1萬公裏。它向北連通蒙古和俄羅斯,向南連通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向東連接韓國,向西連接伊朗和土耳其,同時也通過俄羅斯鐵路通向歐洲,包括眾多國家首都、港口和重要城市。亞洲鐵路網包括以下四大走廊:
①東南亞走廊。全長1.26萬於公裏,包括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泰國、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整個鐵路網的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