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最後的晚餐》(下)(1 / 2)

權子明會想到那些,可不單隻是為了迎合院長,大部分也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千葉院長並沒有做彌撒,反倒是看著他,麵帶微笑、目露祥和。

權子明多少感覺一囧,做完彌撒,接著就開始用餐,三人謹守“食不言寢不語”的訓誡,這頓晚餐吃得很安靜,也很舒心。

晚餐過後,千葉院長繼續領著權子明參觀,首先到了一條長廊道。

這一條長廊道下去,直通到底,看起來沒什麼,但真正走下去,才知道有多長,仿佛永遠也到不了盡頭似地。

而在這一路行過去,有太多地方值得權子明注意的了,但到了最後,基本上隻剩下了那些藝術品,能夠吸引他的一些目光了,其中尤以那些畫作為最。

這也是正常,畢竟屬於自己的興趣,又是所長。

而在這些畫像之中,有一幅壁畫,不得不提。

“這個是……”站在了一幅巨大的牆壁麵前,看著眼前那絢麗亂舞的斑斕色彩,權子明不由回頭去看院長,卻見他對自己笑著點了點頭,“你也看出來了,沒錯,這正是“鬼才畫師”達芬奇大師的名作,那部在戰亂中差點被毀了的《最後的晚餐》。”

萊昂大陸大陸曆13256年,當時已經名傳大陸的被譽為“鬼才畫師”、同時還擁有著獨特全才的達芬奇,因為痛恨於當時神教在其祖國的教廷瘋狂的壓榨行為,激憤之下而作出了這樣一幅傳世名畫。

據說,裏麵對於神教供奉的至高主神耶穌基督以及其赫赫有名的十三門徒,極盡譏諷批駁之能事,堪稱是神學批判畫作的經典,在其畫作當中,所描繪的,正是在萊昂大陸神教的傳世經典《聖經》中有關記載的耶穌基督與其十三門徒,在耶穌被逮捕的前夜,進行“最後的晚餐”兼告別儀式的情景。

“神子”基督耶穌,擁有十三門徒,包括為他洗禮的約翰,還有保羅、猶大等人,但就在這頗受耶穌寵信的十三門徒當中,卻有一人、猶大,為了當局的懸賞,而出賣了他。

信仰,是黑暗中世紀裏一個十分敏感的名詞,而對於當庭政府而言,卻毫無疑問是一個禁詞,尤其是在對於他們而言,這信仰並無多大利益好處的時候。

耶穌雖然沒有號召人民、信民起來反抗,也沒有行什麼謀逆的嫌疑,但他收集世人信仰、並且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裏,行遍萊昂大陸七公十六國——當時萊昂大陸上一片混戰,諸侯爭霸,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夠震懾他國的大國出現,而各大公國王國,也一共是分成了十大公國和十七大王國,耶穌的影響力,便能夠通達其中的二十三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例,而且還在持續的增加,可想而知,其對當局所造成的威脅感,有多麼的巨大和緊迫。

況且耶穌信仰學說,也就是如今萊昂大陸的神教來說,其核心宗旨,便在於愛人以及罪贖,耶穌認為,世間一切的不平等、以及罪惡,都是起源於人的“原罪”,而這“原罪”是什麼?耶穌也予以了解釋:“所謂“原罪”即在於人靈魂深處對神的烙印,也就是,人心裏那些最本能、最原始的東西,無法改變,隻能夠隱藏和壓製,貪欲、懶惰、****、癡想、易怒、妒忌以及多食這七宗罪……”

也就是說,人生來便有的,而又屬於“邪惡”的東西,便是“原罪”,而耶穌“神子”,則是被神派遣來拯救人類的,斷斷不會任由人類這麼墮落下去,更不會放任人向著地獄深遠的方向繼續邁進,所以這個時候,便有了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