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淑行禮道:“德惠姐姐早,這個妹妹姓孫,叫綠蘿。”
綠蘿見至淑叫她姐姐,於是也改口稱姐姐。
德惠體態微豐,卻是俊眼修眉,顧盼之間靈動過人,比之圓兒的嬌憨,多了一份聰慧。
她攬著綠蘿的手上下一番打量,說到:“到底是在外麵有過見識的人,雖也是一般的年紀,比起我們姐妹來,眉目間一股英氣。妹妹,日後同住一起,要常常給我們講講外麵的事情。”
至淑道:“倒是難得見德惠姐姐誇人。”
德惠歎息道:“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雖則常有人說咱們家的女兒有見識,可也不過是這院子裏的見識,知道的也不過別人家的那麼幾件內闈之事,和妹妹這樣真正在外麵生活過的,親眼見過名山大川奇聞軼事的比起來,我們不過是井底之蛙。”
綠蘿被她說的不好意思,臉都紅了。
所幸如清來請,說讓去吃飯,才算過去了。
因再有下個月便是中秋,所以朱家人十分忙碌。而且他家有片極大的菊花花圃,中秋前後來看的人絡繹不絕,所以即使家裏的女孩兒們也要出來待客,今年至淑和綠蘿過來了,德惠圓兒還顯得輕鬆些。
圓兒胖胖的,嘟著嘴說到:“有些人家的小姐還好,大家也能說到一塊兒去。有得可討厭了,看見就不想理,哼。”
她那小嘴一噘,做出個生氣的模樣來,倒不像是惱了,更像是撒嬌。老太太看的歡喜,說到:“若是這樣,就不勞動圓兒去待客了,讓你姐姐她們去罷。”
圓兒急道:“這怎麼行?!姐姐們都去了隻剩我一個,豈不是更無趣!”
說的大家都笑,老太太對眾人說:“咱們家開著這園子,一來讓京裏的人都看看這稀罕花兒,大家看了都高興,也算是做了件小功德。二來呢,各家各戶的夫人小姐們來了,都互相相看相看,指不定,就成了那麼一對兩對,這不是件大大的功德了!”
如清笑道:“若是這樣,倒是給她們便利了。日後成親辦宴席的時候,可得給咱們老太太留個好席位。”
說的大家都哈哈的笑。
老太太也笑,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道:“光顧著跟你們玩笑,忘了正事。我前兒讓人給她們姐妹做的首飾拿來了,快拿上來讓她們姐妹看看。”
本來站在身後的丫頭趕緊說:“就放在裏屋了,這就拿去。”
說著趕緊去了,不一會兒,抱著一個紅漆匣子進來,打開看,是十二隻黃金做的蝴蝶,展翅欲飛的模樣,觸腳鱗片皆可見,做的活靈活現。且十二隻形態各不相同,為難了匠人的手藝心思。丫鬟先拿過來給老太太看了一眼,老太太點點頭,說道:“她們幾個從大到小,大的先挑,剩下的給小的。”
德惠起身說到:“哪兒有我們先挑的道理?該是淑兒和蘿兒先挑。”
溫夫人趕忙說:“長幼有序,再說了她們是客,哪裏就先給她們了。”
圓兒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說到:“前些日子姐姐開始教我戴首飾,如今我正學著呢。不如讓我給姐姐們分分?若是分的不好,姐姐們教我。”
老太太聽了連連說好,讓她們分去。
於是四個女孩子湊到一起,有商有量的,倒是和睦。
老太太跟眾人說到:“過些日子我要宴請一位老姐妹,到時要來不少人。你們好好準備著,因了園子裏還要來人,都有誰我也記不清了,如兒操心吧。你兩位嬸子得跟著我待客,園子裏你去。”
如清答應了,又大致說了一下園子裏要來的客,因說到:“這隻是下了帖子說要來的,她們自己難免還要帶別人,所以每天大約得來上十幾家。”
老太太點點頭,道:“一應果子點心備好了,別讓人餓了肚子,說咱們家失了禮數。”
這邊四個小姐妹聽著無趣,分好了蝶釵就想約著出去玩兒。跟老太太說了,就出來了。
綠蘿問德惠,她們家的菊花園怎麼會這麼有名,引得眾人來看。
德惠笑道:“哪裏是我家花兒養的好?不過奶奶是個大方人,願意讓別人過來看看。京裏菊花養的好的人家有的是,跟咱們家似的放開了讓人看的隻有侍郎李家,不過他家種的品種和咱家不一樣,所以我們都是互相去看的。八月節前先是各大戶人家的太太小姐門來看,節後再開三天,全京城的百姓都可以來。”
圓兒說到:“以前至淑姐姐家也有的。”
至淑聽了,微微苦笑一下不說話,德惠看她那樣子,有些不悅道:“你這兩年也變了不少,以前若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都是說出來想辦法。如今隻是一味地苦笑躲避,可也不是以前那個大大方方的你了。縱然是寄人籬下,可是姑姑對你那麼好,還有什麼可怕的?”
至淑歎氣道:“你說的容易,嬸嬸疼我,我自然也心疼嬸嬸。這個時候,能少給她添麻煩,就別讓她多操分心,這才是我的孝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