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建立健全企業工會組織。非公有製企業要保障職工依法參加和組建工會的權利。企業工會組織實行民主管理,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企業必須為工會正常開展工作創造必要條件,依法撥付工會經費,不得幹預工會事務。
五、引導非公有製企業提高自身素質
(二十五)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非公有製企業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服從國家的宏觀調控,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法規,自覺遵守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有關規定,主動調整和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國家支持非公有製經濟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鼓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加工貿易、社區服務、農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二十六)規範企業經營管理行為。非公有製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依法獲得安全生產、環保、衛生、質量、土地使用、資源開采等方麵的相應資格和許可。企業要強化生產、營銷、質量等管理,完善各項規章製度。建立安全、環保、衛生、勞動保護等責任製度,並保證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會計核算製度,如實編製財務報表。企業必須依法報送統計信息。加快研究改進和完善個體工商戶、小企業的會計、稅收、統計等管理製度。
(二十七)完善企業組織製度。企業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規範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製企業。公司製企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建立有利於個體工商戶、小企業發展的組織製度。
(二十八)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非公有製企業出資人和經營管理人員要自覺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增強法製觀念、誠信意識和社會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引導非公有製企業積極開展扶貧開發、社會救濟和“光彩事業”等社會公益性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各級政府要重視非公有製經濟的人才隊伍建設,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訓、職稱評定和政府獎勵等方麵,與公有製企業實行同等政策。建立職業經理人測評與推薦製度,加快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進程。
(二十九)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非公有製企業通過兼並、收購、聯合等方式,進一步壯大實力,發展成為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有條件的可向跨國公司發展。鼓勵非公有製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支持發展非公有製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其加大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國家關於企業技術改造、科技進步、對外貿易以及其他方麵的扶持政策,對非公有製企業同樣適用。
(三十)推進專業化協作和產業集群發展。引導和支持企業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建立穩定的供應、生產、銷售、技術開發等協作關係。通過提高專業化協作水平,培育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發展專業化市場,創新市場組織形式,推進公共資源共享,促進以中小企業集聚為特征的產業集群健康發展。
六、改進政府對非公有製企業的監管
(三十一)改進監管方式。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非公有製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完善相關製度,依法履行監督和管理職能。各有關監管部門要改進監管辦法,公開監管製度,規範監管行為,提高監管水平。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監管信息,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三十二)加強勞動監察和勞動關係協調。各級勞動保障等部門要高度重視非公有製企業勞動關係問題,加強對非公有製企業執行勞動合同、工資報酬、勞動保護和社會保險等法規、政策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製企業勞動關係協調機製,健全勞動爭議處理製度,及時化解勞動爭議,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三十三)規範國家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收費行為。進一步清理現有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收費,除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任何部門和單位無權向非公有製企業強製收取任何費用,無權以任何理由強行要求企業提供各種讚助費或接受有償服務。要嚴格執行收費公示製度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規定,企業有權拒絕和舉報無證收費和不合法收費行為。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各類收費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亂收費、亂罰款及各種攤派行為。
七、加強對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的指導和政策協調(三十四)加強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指導。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需要,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要將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動態的監測和分析,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投資重點和市場需求等方麵的信息。建立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工作協調機製和部門聯席會議製度,加強部門之間配合,形成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的合力。要充分發揮各級工商聯在政府管理非公有製企業方麵的助手作用。統計部門要改進和完善現行統計製度,及時準確反映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狀況。
(三十五)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宣傳非公有製經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和表彰非公有製經濟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形成有利於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
(三十六)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調查研究,抓緊製訂和完善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及配套辦法,認真解決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確保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