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企業進化理論(2 / 3)

(3)選擇過程。生物進化強調變種和多樣性對進化過程的重要性,把微觀差異和個體可變性看做是進化依賴發生的基礎。對於經濟係統來說,個體思維和行為差異的基礎來自人的偏好或知識的主觀性質,它是由經驗和認知模式的不同產生的。在市場生態係統中,任何個體的決策,無論是創新、模仿還是保守的,都影響到群體中全部行為的相對頻率,個體對創新者是模仿還是反對取決於群體中有多少成員已經做出了這種選擇。

在市場生態係統中,進化主要有兩種機製推動:一個是創新機製,通過係統的創新產生多樣化;另一個是選擇機製,即在多樣化中進行係統篩選。創新體現在慣例中,並與激發慣例變化的機製相關聯。選擇將改變習慣的擴散以及個人和組織的行為方式。多樣化是選擇必需的,是進化過程的基礎,選擇環境不僅影響多樣化的產生,且新的行為引入也改變環境,進化產生多樣化,多樣化推進進化。

3.企業進化博弈分析

(1)企業進化的路徑依賴性。路徑依賴是西方製度經濟學中的名詞,它指一個具有正反饋機製的體係一旦在外部偶然事件的影響下被係統所采納,便會沿著一定的路徑發展前進,而很難被其他潛在的甚至更優的體係所取代。路徑依賴這種現象最早是由生物學家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的。物種進化一方麵決定於基因的隨機突變和外部環境,另一方麵決定於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級序列控製。所以生物進化時,偶然性隨機因素啟動基因等級序列控製,使物種進化產生各種各樣的路徑,並且相互不重合、互不幹擾。

企業所在的市場生態係統的進化存在路徑依賴現象,係統在給定條件與啟動機製下形成某種狀態。具體特點有:①多重均衡,即市場生態係統進化的結果不是單一的。②可能非高效率,即由於其他方案的開發利用和動態認識被阻止,陷入閉鎖的方案非最優。③路徑依賴,即係統進化的路徑敏感性決定於係統的初始狀態,係統一旦采納某種方案,該係統的進化路徑會呈現前後連貫、相互依賴的特點。通過外部的幹預可以使係統退出閉鎖狀態,實現路徑替代。

(2)企業進化的博弈分析。進化博弈論是把博弈論分析和動態進化過程分析結合起來的一種理論。在方法論上,它既不同於博弈論將重點放在靜態均衡和比較靜態均衡上,又不同於早期進化經濟學忽視靜態分析的意義而流於動態的不可知論。進化博弈論源於生物進化論,相當成功地解釋了生物進化過程中的某些現象,並在分析社會習慣、規範、製度或體製形成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傳統的博弈論集中討論博弈均衡,是以博弈規則、參與者的理性以及參與者的收益函數是共同知識為前提的。而進化博弈論的基本思路認為,有限理性的經濟主體不可能正確地知道自己所處的利害狀態,它通過最有利的戰略逐漸模仿下去,最終達到一種均衡,在這樣變化的係統中,采用支付贏利最高戰略的人數比率逐漸上升。在博弈論中,納什均衡是一個基本概念,在進化博弈論中,進化穩定戰略是一個基本概念。因此,進化博弈論可以有效地從產業層麵上分析企業進化過程。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存活的行為模式都是那些能最成功繁衍後代的模式。在生物體相互影響的環境中,一種行為模式成功繁衍可能依賴於這個種群中所有生物體遵循的行為模式。當所有的生物體都采用主動進攻性戰略,那麼一個生物體隻有采用主動進攻戰略時,才有可能生存,反之亦然。

在分析生物進化方麵,進化博弈理論以生物種群內的個體作為分析的基本單位,分析認為,在對稱博弈中,資源的價值和爭奪的成本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衝突的方式和升級的可能性;在非對稱博弈中,不論資源的價值和爭奪的成本如何,衝突不會升級,並且在位者獲勝的戰略總是進化穩定戰略。

企業的行為也可以看做一種演化過程,企業一些行為表現出的繼承行為的結果多於理性選擇的結果。因此,進化博弈論可以應用到對企業進化的分析中。建立進化分析框架的特征有:①應表述為一個動態的進化過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係統狀態的變化,或解釋某一係統如何達到這一狀態。②係統進化結果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帶有因果性。③通過係統篩選機製生存下來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慣性,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有著一個非常清楚的軌跡或模式。

(3)企業進化博弈分析的啟示與缺陷。進化博弈分析主要從產業層麵分析企業進化,分析企業隨產業中企業進化而進化的過程。路徑依賴理論告訴人們,路徑依賴是由兩種理論推進的,這就是收益遞增機製和不完全市場。收益遞增機製來自於係統的各種網絡效應、協同效應、適應性預期等,行為主體隻要加強信息交流,形成一致行動,路徑替代就可能發生,而且適當的外部幹預也是實現路徑替代的方法。

進化博弈分析注重對博弈過程的分析,強調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影響均衡時間的重要影響因素。整個係統進化的行為基礎是創新與學習,創新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集合,而學習導致創新的擴散,共同推動係統的進化。通過學習來認知所處的環境,分辨市場、製度和技術的發展,從而采取適當的行為。

進化博弈分析包括隨機因素,對於分析企業在產業層麵上的進化是合適的,而對於具體企業而言,過分強調隨機與不可知因素不利於對企業具體經營戰略的分析,因而在微觀方麵,進化博弈分析的解釋能力有限。

三、企業協同進化

1.企業協同進化

在自然界中,各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形成了整個自然生態。在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不是個體,而是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自然界中充滿了競爭,但競爭的背後卻是互惠共生,互惠共生是兩物種之間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生存關係。

在當前動態複雜的環境中,企業作為複雜的有機體,“進化”是比“改造”更為可取的發展方式。“改造”體現的是“機械”的觀點,通過外力或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推動,每當環境變化時就要對組織進行重新設計,“進化”體現了有機的觀點,使企業成為自組織的企業,與環境協同進化,注重培育企業的自調節、自適應能力。快速變化的環境使得企業很難進行及時、頻繁的“改造”,促使企業與環境協同進化是更為可行的方法。協同進化強調的是企業的環境適應性、自組織與自學習能力,注重企業為建立競爭優勢進行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