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公司的角度看,子公司應該獲得經營上的成功。母公司投資或設立子公司必然要追求某種利益或者某種經營目的,母子公司組織結構本身就是母公司為達到某種戰略目標而投資於子公司,這就要求子公司通過有效的經營實現母公司的最初戰略目標,子公司的有效經營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麵:①適度的集權與分權。在母子公司組織結構中,子公司是獨立的經濟實體,麵臨著獨立的生存環境,需要獨立自主地進行經營和決策,以更快捷、更靈活地適應環境。同時,也隻有給予子公司與其承擔責任相應的權力才能充分調動子公司的積極性。因此,母公司的管理控製必須處理好集權和分權的問題,以保證子公司的經營效率。②子公司的經營目標要適合母公司的經營目標。母子公司是一個整體經濟係統,子公司最優並不意味著整體集團係統也達到了最優。③子公司環境的適應性。在子公司的經營活動中,除了要麵對和其他組織相同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還要麵臨由於母公司的存在而實施管理控製所形成的組織環境。母公司應該在管理控製中注重集合子公司所生存的一般環境和任務環境,為子公司創造更為合適的組織環境(張立武,2005)。
三、母子公司的控製模式
在現代企業製度框架下,母公司是子公司的投資者、股東,隻能通過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等法人監理機構對子公司進行管理,由於現實存在的母子公司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不斷出現的“內部人控製”問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製與管理成了一個新的難題,在新型的母子公司關係框架下如何進行有效的組織結構設計,如何進行有效的控製,使母子公司的結構能夠有效地運轉,是母子公司得以成功運作的關鍵。目前,在運用中出現的母子公司控製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股權模式
母公司通過投資入股子公司,成為子公司的股東,並且掌握控股權,母子公司之間是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的關係,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母公司通過取得董事會的人數優勢或股東會的表決優勢繼而取得控製權,對於公司重大經營活動及總經理和重要管理層人員的聘用上通過董事會起到控製作用,母公司的收益來自於公司贏利的分紅。
2.行政模式
在行政模式中,母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或者是兼並子公司的方式,取得子公司的絕對控製權,對子公司實施直接控製;直接任命子公司的管理層;直接控製和管理相關職能部門。子公司的產品和經營方向、決策、收益分配權全部歸屬於母公司,這種模式是我國國有企業普遍采用的模式。
3.參與模式
參與模式是近年來出現的行之有效的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母公司投資控股子公司,子公司的管理人員以自然人身份投資參股子公司,成為子公司的股權所有者,管理層人員進入股東會以及董事會等決策性機構,母子公司的管理層人員在經營決策以及經營總目標的製定等方麵進行共同研究和決策。
4.平台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母公司通過全資或絕對控股的形式投資子公司,投資額一般不大,子公司成為母公司的“作業平台”,子公司完全按照母公司的總體安排,為母公司完成特定的工作(如生產、銷售、加工、維修等),是母公司為了特定目的而設置的“平台型”業務單元。這種模式特別適合建立跨地域的銷售網絡,子公司完全按照母公司統籌安排銷售母公司的產品,市場策劃、產品決策、經營方針全部由母公司決定,由母公司下屬的各個產品事業部負責實施(陳廉,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