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halad&Doz對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戰略控製的原因以及有效地對子公司進行控製的戰略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戰略控製的原因可以分為三類:①經濟原因,即通過國際化使公司業務得到更快的增長,更好地適應國際化的競爭等;②政治原因,主要是東道國政府對母公司對子公司集中化的管理進行不合適的限製,而導致跨國公司加強對合資企業的控製;③是跨國公司合資企業本身的原因,子公司會因各種原因,諸如子公司人才的積累、掌握了管理訣竅等,對母公司的依賴性減弱,母公司不可避免地麵臨著不能再依靠子公司對母公司戰略性資源的依賴行使控製權,母公司必須尋找替代的控製方式,建立立體的控製體係作為母公司控製子公司能力減弱的補償。Geringer認為,母公司可以選擇對合資企業特定範圍的經營活動進行控製而不是總體控製。母公司可以通過談判對它投入了關鍵戰略資源的領域進行特定控製,母公司能夠實現它的資產和技能的有效利用,並且控製它所擁有的關鍵能力。
近年來,從戰略的角度對企業集團控製係統的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一條主要線索集中在對戰略、組織結構和管理控製之間關係的分析,即為了實施某一特定的戰略方向而對控製係統進行詳細說明,以及在新戰略出現過程中管理控製係統所起的作用。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錢德勒在1962年出版的經典著作《戰略與結構》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結構追隨戰略”的主張。他認為,企業所采用的特定組織結構是適應管理人員實施所製定戰略的需要而設計的,組織結構的變化受戰略變化的驅動。因而,企業在決定發展戰略後,就需要設計出相應的組織結構,使之與其戰略相匹配。這裏隱含著組織控製方式和戰略選擇的關係。Michael&Goold提出了“母合優勢”的概念,要求母公司應該成為其屬下諸子公司的最佳母公司,子公司不僅應該比其作為獨立實體時表現得更好,而且比在任何其他母公司屬下都要表現得更好。在這裏母子公司結合不僅僅是1 1>2的問題,而要看如果子公司和其他母公司結合會產生大於幾的結果,這才是評價母合優勢的標準和基點。
二、母公司控製子公司的目標
母公司基於一定的原因創建子公司,在母子公司經營管理體製中,首先要確保母公司設立或投資於子公司最初的戰略目標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和實現。而要實現最初的戰略目標,必然需要具體的可執行並且是可評價的一係列目標。這些目標緊緊圍繞著企業集團最初設立的戰略性目標,形成一個目標體係,共同支撐著最初的戰略目標。關於母公司控製子公司的戰略性目標和目標體係具體分析如下:
1.母公司建立子公司的最初原因——母公司控製的戰略性目標
艾蘭·布雷克在其《董事會的構建》中,為了權變地分析集團企業董事會的結構,把母公司設立子公司的理由歸結為:①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部分,為企業提供更大的目標主權;②在不同的國家經營;③曆史事件;④商標的保護;⑤解決家族公司內繼承權的問題。當然這樣的劃分顯得比較淩亂,不利於母公司控製目標體係的建立。葛晨在《母子公司管理控製》中,把母公司設立或投資於子公司的最初戰略目標概括為三大類:①利潤導向型:母公司設立或投資於子公司的核心目標是從子公司獲取最大化的利潤。子公司的業務領域與母公司的是不相關的,雙方的唯一聯係是子公司為母公司提供利潤。②功能導向型:母公司設立或投資於子公司的核心目標是增強其某部分功能實體的競爭力,使子公司成為母公司整個生產或經營流程中的一個或幾個重要組成部分。③規模導向型:母公司設立或投資於子公司的核心目標是為了母公司的規模擴張,這種規模擴張可以是資產規模擴張,也可以是產出規模擴張。不管母公司設立子公司最初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母公司必須確保其有效地被執行或實現,而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確保由不同層次不同重要性的具體目標組成的目標體係相互協調,被有效地執行並能夠被實現。
2.母公司控製子公司的目標體係
從母公司的角度看,強調母公司對子公司所享有權益的最大化和安全性。不管母公司設立子公司的最初戰略性目標是什麼,母公司對子公司實施控製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確保母公司的權益得到切實保護並使其最大化。就是通常說的做大蛋糕並有效地分配蛋糕的問題,即要求子公司經營業績最大化和母公司在子公司的利益分配中權益最大化。子公司的經營業績是母公司利益的基礎,衡量子公司經營業績可以采用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兩個指標。投資報酬率是子公司的利潤和子公司投資額的比值,這個指標可以用於不同投資額的子公司之間經營效率的比較,還可以用來評價各子公司的業績,促使其提高投資報酬率,有助於整個企業投資報酬率的提高。但是,子公司經理可以通過加大分子或者減少分母來提高這個比率,實際上減少分母更容易實現,子公司經理不願意選擇對整個企業集團有利但投資報酬率低於目前本公司投資報酬率的投資機會,從而使得子公司經理產生了采取和集團整體利益不一致決策的激勵。剩餘收益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采用這一指標,母公司可以根據各子公司不同的投資項目和戰略地位,采用不同的資本成本調整子公司資產應計報酬。但是,剩餘收益是一個絕對數指標不便於在不同投資規模的子公司之間進行比較,規模大的子公司容易獲得較大的剩餘收益,但其經營效率不一定是高的。母公司可以根據各子公司的具體情況給每個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以綜合評價子公司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