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的交易成本定義告訴我們:在“魯濱孫”的一人世界中不存在的行業如商人、律師、法庭、銀行、公安、經紀、經理、公務員等都是因為交易費用的存在而存在的,那麼這些行業的收入都應該屬於交易費用量度的範疇(張五常,2001),對這些費用可以通過直接估算的方法進行量度,所以與張五常的觀點不同,諾思還是很樂觀地認為,“交易成本是可以通過市場被預測的,在美國,1970年交易部門構成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由於合作協調和實施執行成本越來越高,目前美國的交易部門一直在生長和擴張”。諾思的數據從表麵看似乎存在矛盾——交易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交易成交與否,交易成本越高,交易越難達成,宏觀經濟應該呈現下滑狀態。但上述數據表明交易成本總量與美國經濟發展是同向增長的,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宏觀交易成本總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微觀經濟體係交易成本下降所引起的,隨著微觀經濟交易成本的下降,交易效率將得到提高,分工和專業化就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許多潛在的交易或各種非市場形式的交易便得以實現或以市場交易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各行各業就會發展,可統計量度的交易量增大,統計出的交易成本總量就隨經濟總量同向增長了。但是,諾思所指的這種“可預測的交易成本”其實也隻是交易成本價格總集合中的一個子集而已,它不能代表社會交易成本總量——例如某項交易無法進行,並不能因此臆斷此項交易成本為零,而是此交易成本是足夠大或無窮大,導致交易無法發生,更無法度量統計此交易成本的價格了;另外,這種“可預測的交易成本”甚至不能清楚地表達某項特定交易的全部交易成本——因為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往往是聯合決定、互相影響、難以分離的,低交易成本將促進達成更多交易、提高專業化水平,生產成本的變化以及產量的提高;反之,生產成本方麵的變化同樣也對交易成本產生影響(亞曆山德拉·貝納姆、李·貝納姆,2003)。
測量交易成本困難的原因還有很多,亞曆山德拉·貝納姆與李·貝納姆在《交換成本的測量》一文中對這個問題較為係統地進行了總結,認為除了上麵所述之外,還有兩方麵的原因:
(1)缺乏標準統一的交易成本概念。交易成本並無公認的統一概念,愛格斯頓甚至認為與新古典經濟學模型中的生產費用一樣,“關於交易成本的確切定義並不存在”(1990)。經濟學家根據研究的需要或按照自己的理解給出的交易成本定義雖然提供了概念上的強大洞察力,但它們往往是啟發性的,缺乏能被廣泛接受的可轉變為具有操作性的標準,正因為如此,所以對於交易成本的測量,有人認為很困難,有人認為可以預測。
(2)估算交易成本並不適用一價定律。一個特定的社會體係中,對於相同的交易,不同的個人和團體所付出的交易成本可能有很大差異,影響交易成本的因素可能包括交易者的政治傾向、種族、社會關係以及其他因素,而這些細微的差異對於想要進行這項研究的外部人來說很少是透明的,這更是大大增加了估算的難度。亞曆山德拉·貝納姆與李·貝納姆出於上述原因,放棄了對交易成本總量的考察,也不刻意區分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而是建議考察發生在交易中的所有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中的某個子集,他們選擇了交換成本進行考察,並把交換成本定義為:在某種製度環境m中,當事人i采用給定的交換方式i獲取某一商品k而消耗的總資源——包括貨幣、時間和商品等的機會成本,很明顯交換成本包括了生產與交易兩種成本。貝納姆希望通過考察交易成本集合中的子集的方法而獲得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經驗性資料(王國順,2006)。
因此,要估算某指定經濟體係或經濟製度的交易成本總量很困難,不過可以定性考察一下影響交易費用的因素與交易費用大小的關係。一般來說,交易費用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有限理性的程度、機會主義的程度。
(1)有限理性與交易費用的大小。有限理性指的是人類的知識水平不足以認識複雜的現實世界,它隻是相對意義上的概念,與兩個因素有關——人類的知識水平和現實世界的複雜程度。由於有限理性而引起的交易費用的大小相應地也與這兩個因素有關。交易費用的大小與人類的知識水平呈正比,人類的知識水平越高,交易費用越低;人類的知識水平越低,交易費用越高。從信息論的角度看,隻是因為人類的知識水平越高,經濟主體掌握的信息越充分,收集和分析其他有用信息的費用越小,反之亦然。但是人類的知識水平是建立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該趨勢是向前的,但其過程卻是相當緩慢的。因此,在短期內,它留給我們降低交易費用的空間是比較小的。交易費用的大小與現實世界的複雜程度呈正比。現實世界中的複雜程度越高,交易費用越大;現實世界的複雜程度越低,交易費用越小,這也可從信息論的知識得到證明。現實世界越複雜,意味著為作出某項經濟決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越多,在人類知識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收集和分析這些有用信息所需的費用就越大。現實世界的複雜程度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的不確定引起的。製度的製定者完全通過製定某種製度、增加人類活動的可預見性來降低交易費用。這可能是科斯認為任何製度都比沒有製度優越的一個解釋。同時,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國家作為製度的製定者在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
(2)機會主義與交易費用的大小。有關機會主義的分析可以從機會主義心理和機會主義行為兩方麵進行。直接引起交易費用增加的是機會主義行為。機會主義行為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學中的經濟人的行為。按照斯密的觀點,經紀人的行為是利己但不損人的,並且有意識的這種行為可以無意識地增加社會的整體利益。但機會主義的行為卻是損人利己甚至是損人不利己的,給社會造成了福利淨損失,這部分的福利淨損失就構成了社會意義上的交易費用。機會主義行為歸根到底是由機會主義心理引起的,因此降低交易費用要從根本上消除機會主義心理。在一個道德至上、人人相互信任的社會,事前的預防費用、簽訂限製契約的費用,以及事後監督的費用,都變得沒有必要,通常所說的交易費用就會很低,但是造就這樣一個根除機會主義心理的製度創新,是非常艱難的,需要製定者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解決機會主義行為所導致的交易費用的更直接的方法是限製機會主義行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