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就業結構分析之三:就業單位性質分布(1 / 3)

單位性質在我國具有重要的含義。進入不同性質的單位,不但工資待遇有差別,而且存在一些非貨幣利益的差別。我國的社會保障體係不完善,農村主要是以家庭為保障單位,城市的社會保障也與單位的情況密切相關,體製內就業和體製外就業的區別非常明顯。能為職工繳納“三險一金”的單位主要是機關、事業和國有企業單位,很多三資、集體、私營企業並不承擔這些開支。同時,戶口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人的“身份證”,與求職、福利、子女入學等相聯係。目前,在我國,機關的福利水平和社會保障最好,其次是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三資和其他企業單位幾乎沒有福利和社會保障。

該校大學生就業的單位性質包括黨政機關、部隊、科研設計單位、高校、其他教學單位、醫療衛生、其他事業、國有企業、金融保險、三資企業、其他企業和其他12種類型。我們將機關、科研、高校、其他教學、其他事業、國有企業、金融保險定義為體製內就業單位,三資企業、其他企業定義為體製外就業單位,並通過體製內與體製外就業單位的比例來反映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及其變化。

一、總體就業單位性質分布分析

1.本科生總體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本科生主要集中於國企、其他企業,國企、其他企業和機關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處於61.3%~83.8%之間,平均為67.6%,處於非常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62.9%,向著更分散的趨勢發展。呈現上升趨勢的主要有其他企業,呈下降趨勢的主要有國企、科研,呈先上升、後下降趨勢的主要是高校,呈先下降、再上升趨勢的主要是三資;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國企,最大變動幅度為44.2%,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48.1%~86.1%之間,平均為58.7%,處於較高狀態;2005年為50.5%,呈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大學生麵對著更少的福利與社會保障和更大的就業風險。

2.專科生總體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與本科生相比,專科生的就業單位性質更加集中,單位性質比例最大的是國企和其他企業,國企、其他企業和三資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處於41.9%~89.3%之間,平均為64.6%,處於非常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57.0%,向著更分散的趨勢發展。呈現下降趨勢的主要是國企,呈現先上升、後下降趨勢的主要是其他企業,其他單位性質的比重很小,也不太規則;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其他企業,為50.6%,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21.2%~71.4%之間,平均為38.2%,處於非常低狀態;2005年為24.6%,呈下降趨勢。這意味著與本科生相比,專科生體製內就業比例下降得更多,就業風險更大。

3.研究生總體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研究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比較分散,主要集中於其他企業、金融、國企、高校、機關和科研,其他企業、國企、金融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處於32.2%~67.9%之間,平均為58.7%,處於較為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59.8%,向著更集中的趨勢發展。呈現先上升、後下降趨勢的有高校、科研,先下降、後上升趨勢的有國企、其他企業,就業單位性質為金融保險的比重經過了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過程;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其他企業,為27.9%,處於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57.1%~65.6%之間,平均為62.4%,處於非常高狀態;2005年為57.1%,呈下降趨勢。這表明研究生由於層次較高,主要還是在體製內單位就業。

二、分學科就業單位性質分布分析

1.分學科本科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1)經濟學本科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國企、其他企業和金融是三大主要就業單位性質類型,其比重處於60.5%~80.3%之間,平均為71.4%,處於特別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73.1%,向著更集中的趨勢發展。呈現上升趨勢的有其他企業,呈現下降趨勢的有其他教學,國企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然後再下降的趨勢,而金融和機關則呈現先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趨勢,三資則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國企,為19.6%,處於較為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54.9%~85.9%之間,平均為65.1%,處於非常高狀態;2005年為56.5%,呈下降趨勢。這表明經濟學本科生主要就業於體製內單位,福利和社會保障條件較好。

(2)法學本科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機關、國企和其他企業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處於69.1%~86.1%之間,平均為75.9%,處於特別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78.3%,向著更集中的趨勢發展。在機關的就業比例呈現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變化趨勢,國企的變化趨勢是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其他企業呈現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在高校、其他教學、金融和科研單位就業的很少,而且不連續;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國企,為27.5%,處於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53.8%~83.3%之間,平均為71.5%,處於非常高狀態;2005年為78.3%,呈上升趨勢。這表明法學研究生主要是在體製內單位就業。

(3)文學本科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文學本科生主要集中於國企和其他企業,其他單位性質類型很少,國企、其他企業和機關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在51.8%~81.5%之間,平均為65.3%,處於非常集中的狀態;2005年為67.9%,向著更集中的趨勢發展。國企呈下降趨勢,而其他企業呈上升趨勢,其他企業的變化幅度最大,為38.9%,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在40.0%~83.3%之間,平均為52.8%,處於較高狀態;2005年為41.3%,呈下降趨勢。

(4)理學本科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理學隻有兩屆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比較簡單,其他企業、國企、三資三大單位類型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73.7%上升到2005年的79.2%,平均為76.4%,處於特別集中的狀態。國企的變化幅度最大,為28.5%,處於不穩定狀態。體製內就業的比例由36.8%下降到12.5%,平均為24.7%,處於非常低狀態,這表明理學本科生就業麵臨著較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