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技術工人叫勝華,他原先在一個小工廠上班,平時工作也是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的。後來,他應聘到了一家大工廠,才上班沒幾天,他就被組長批評了幾次。原來工廠要求工人們,在上班前5分鍾,就要趕到車間,並做好上班的一切準備工作。包括穿好工作服、合好電閘、各就各位等,這類的細節問題。可勝華就是在快上班時,才匆匆地跑進車間。組長批評他,他還覺得很冤枉的說:“我上班又沒有遲到,為什麼要說我?”。組長說:“你不在上班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你知道為此要當誤多少時間嗎?”“不就是兩、三分鍾的事嘛,有什麼大不了的”,勝華不以為然的說。
組長嚴肅地說:“這可不是兩、三分種的事情,你想想看,車間一百多人,每人都耽誤兩、三分鍾的話,那就是兩、三百分鍾了,是一個工人大半天的工作時間了,你明白嗎?還有你在工作中,工具不放在指定地點而是隨手亂放,別人要用時還得到處去找,這也是要花時間的呀!你的技術水平雖然很好,但是工作中的細節,你也不能忽視呀!希望你能做得越來越好。”經過組長細心的解釋,勝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他改正了自己原來不注重細節的習慣,並很快成為了工廠的技術骨幹。這就是細節造就的完美執行力。其實是個人也好,是企業也好,如果在細節的處理上不能夠到位的話,都會導致最終的失敗。
關於完美執行力,還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的地震。在這次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課的學生都被垮塌的學校,永遠地掩埋在了廢墟下。然而離震中不遠的北川縣城附近的劉漢希望小學卻在大地震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教學樓絲毫沒有垮塌,而且正在該校上課的483名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都奇跡般地全部安全撤離。這所學校也被網友們喻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學”!
劉漢希望小學,建於1999年,主要是由四川漢龍集團捐資建造的。起初低調的劉漢隻是悄悄捐錢,後來劉漢發現,隻捐錢並不能保證學校的建築質量。加上漢龍集團本身也擁有通曉建築業的專業人才,因此,他們就全程參與了希望小學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督管理。有時劉漢還會親自過問希望小學的建設,有一次,劉漢問學校的建築商:“這是一個60萬元的工程,你打算賺多少?”建築商回答:“要賺10%,6萬元”。劉漢告訴建築商:“我另給你6萬元,條件是你要把60萬元全部都放到學校建設中去。”
漢龍集團嚴格地按設計行事,設計要求教學樓建築結構一定要用大廠的鋼材,柱子有10根鋼筋,他們就用大廠的鋼材,並且一根也不許少。水泥也一樣,雖然大廠和小廠的東西價格差著好幾百元,但是大廠的東西質量更可靠。同時他們的工作還細致到了建築中用的沙子,規定了含泥多的沙子,其中的泥土必須洗去,否則就要棄用。為了監督管理好學校的建築質量,負責工程監理的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句豔東,多次大著嗓門跟稍有懈怠的施工人員急眼。頗有經驗的他要求施工方,一點一滴都要按照原來的設計行事:沙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水泥的標號必須用夠,量也必須用足。相關的質量標準還有,建築材料中,外表光滑的河道中的石頭,堅決不能用,必須加工成碎石;扁的石頭也決不能用,因為它會迭加在一起,影響建築質量。句豔東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為可控的質量”。
2008年5月14日,疏散到綿陽的劉漢希望小學老師,給漢龍集團打了電話。老師們第一句話就說:“感謝你們,教學樓質量真的好,否則我們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正是漢龍集團在細節問題上的完美執行力,建造出了最結實的希望小學,挽救了數百人的生命。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有很多企業雖然有著遠大的目標。但在具體實施時,麵對的都是看似瑣碎、簡單的事情,缺乏對完美執行力的執著追求,總是以差不多為標準。由於執行的偏差,事情到了最後已經是麵目全非了。
細節表現一個人的能力
一個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他的成長與進步。如何來表現自己的能力,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孔子的學生宰予,是個口才很好的人,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起初孔子很喜歡這個學生,以為他一定會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予暴露了自己的毛病。一天,孔子在給學生們上課,發現宰予沒有來,就派其他的學生去找宰予。一會兒,去找宰予的學生回來說:“宰予還在房裏睡覺”。孔子聽了之後,很傷感地說:“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粉刷。最初我聽到別人的話,就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現在我聽了別人的話之後,還會再考察他的行為。就是從宰予起,我才改變了態度。”
從孔子罵學生的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表現個人能力不能靠嘴說。嘴上說的再好,做不到還是不行的,隻有踏踏實實地做好了,人家才會相信你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