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凝心聚力抓落實——領導幹部提高凝聚力的執政藝術(3)(1 / 3)

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關鍵在於落實。要把“奮發”的精神轉化成“有為”的行動,就要在強化落實上下工夫。抓好落實,就必須保持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無限的活力和幹事的激情。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渾渾噩噩的人是不能抓落實,也抓不好落實的。首先要抓“早”:各項工作都要搶先發之機、謀先發效應,早安排,早計劃,早落實,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其次要抓“緊”:工作隻有一環扣一環,風風火火,雷厲風行,才能有序、快速、高效推進。三是要抓“細”:落實要抓好,目標要明確,措施要細化,一細化就具體,一具體就容易落實。要根據中心工作,合理安排自己的計劃,把任務措施精細化、具體化、階段化。

敢於負責是抓落實的前提

在抓落實中領導幹部一定要敢於負責,否則就是失職。領導幹部要有責任意識,能夠為組織分憂,為百姓謀福。領導幹部要有大局意識、全局觀念,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自覺承擔並做好分內的工作。與此同時,單位之間要加強協調,碰到問題不推諉扯皮,遇到困難合力攻堅,齊心協力保證落實到位。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積極做表率,努力做抓落實的模範。凡重大工作,領導幹部都要親自指揮、親自參與、親自操作。要深入基層,以身作則,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抓落實中顯身手,在抓落實中出成績。領導幹部還要善動員。很多工作涉及方方麵麵,需要上下左右的共同配合、協同作戰,一個合格的、聰明的、有能力的領導,要善於宣傳和動員廣泛的力量抓落實。要通過各種機製、模式來激勵和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齊心協力抓落實。

鍥而不舍的精神是抓落實的重要條件

抓落實就要抓全程。不能容易的就抓,難抓的就放,碰到“硬骨頭”就繞。抓落實一定要有以一貫之的精神,對上級決策部署的落實要體現在全年工作的每一個階段和環節,做到年末年初一個樣、困難容易一個樣,始終保持旺盛的抓落實的精神。抓落實就要抓全麵。典型引路是抓落實的有效方法,但有的人往往隻抓點、不抓麵,以點代麵、以點掩麵,這是抓落實的大忌。應該以點帶麵,切實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麵落實上。抓落實要對照上級的決策部署,自覺認領任務,確保上級決策的每一件事都有人問、有人管、有人抓。要把群眾關注的熱點、社會生活的難點、實際工作的薄弱點作為抓落實的重點,不留死角。抓落實還要抓到底。隻有一抓到底,把簡單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做好,才能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把複雜的事情辦好,把難辦的事情辦成。

無私無畏的勇氣是抓落實的關鍵

如果一個領導幹部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抓不好落實的。這就要敢碰硬,領導幹部必須認真理解領會上級的意圖,摸清具體實際,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因地製宜,創新發展,才能有所突破。要敢於犧牲個人利益,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每一個幹部都要懂得:怕麻煩者,不抓事,最終誤了事,領導批評,群眾不滿,結果更麻煩;怕碰釘子者,不攬事,結果是事事幹不成,事事碰釘子;怕吃虧者,不幹事,結果是一事無成吃大虧;怕得罪人者,討好少數人,結果是得罪了多數人;怕丟選票者,不敢得罪少數人,結果工作沒有成績,不但丟了選票還丟了位子。要建立、完善並實行嚴格的工作責任製,把責任、標準、進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健全並嚴格執行督促檢查製度、獎懲激勵製度、責任追究製度。

說話算數的風氣是抓落實的核心

說話不算數,承諾不兌現,既背離了初衷,也會失信於民,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督促有關部門做承諾,以利用輿論的壓力來抓落實,讓大家有壓力、有動力。要善督查,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督查,不但要在辦公室聽,還要到一線查,到群眾中訪。要辦實事,做到辦事不拖,限定時限,強化責任,對定下的事、看準的事、形成共識的事馬上辦,決不拖泥帶水、推推拖拖。要轉變作風、撲下身子、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必須善於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隻有這樣,落實才能到位,才能取得實效。

增強單位凝聚力的方法與途徑

單位的凝聚力是衡量單位成員為實現單位目標而相互影響的程度。單位凝聚力的大小反映了單位成員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凝聚力越強,單位成員之間的關係越融洽,單位的整體目標和成員的個體目標越容易實現。如何增強單位凝聚力,主要方法和途徑如下:

—、加強單位成員之間的溝通。

單位成員的溝通包括信息溝通與情感溝通。通過溝通,可以促使信息在成員之間的流動,使成員之間加強了解,增進友誼,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接納,提高單位成員之間的相容性。成員之間溝通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通過公開的方式,如召開座談會,也可以通過一些非公開的方式,如談心等。

在目前形勢下,單位成員之間尤其要加強溝通。這是因為,隨著新業務、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和更新,要想在各項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單位就必須進行創新、改革。實行“幹部競爭上崗、事業單位改革”,就是為了通過建立這種激勵機製,增強單位的凝聚力。這樣,勢必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產生抵觸情緒。如果單位領導者不注意搞好與這些人的思想交流與溝通,這些人就有可能對單位的凝聚力產生消蝕作用。應當指出的是,選擇適當的溝通方式很重要。方式得當,相互之間可以比較容易地建立起理解與信任,否則就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