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理素質。
領導者的心理素質是其在領導活動中所呈現出來的心理現象的特點和個性,直接關係到領導者的領導水平,影響到組織目標的實現,特別是在現代化的社會,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就更應該注重這方麵的研究和培養。在工作中在有堅定的信心、堅強的毅力、頑強的意誌、果斷的性格、豁達樂觀的心胸、自我克製等心理素質,克服嫉妒、膽怯、緊張、偏見等不良的心理素質。
應成為十個類型的幹部
1、應成為專家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備某一方麵或某幾方麵的專業知識,至少應是某一方麵的“專家”或專業骨幹,從而具有搞好領導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具有搞好領導和管理應有的說服力。
2、應成為學習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並且持之以恒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從而適應領導、管理的需要。
3、應成為科學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有科學發展觀,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開展工作,—切從客觀實際出發,一切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一切以調查研究為基礎;能夠很好地做到講實話、出實招、下實功、辦實事、求實效。
4、應成為創新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和品質,有開拓創新的思想意識和實際行動。善於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發現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善於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製度;善於開拓新領域、開辟新天地、開創新局麵。
5、應成為表率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敢於讓別人向自己看齊、學習,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鼓舞、激勵、感召大家,處處都成為群眾的表率。
6、應成為愛民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能夠真正做到情為民所係、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能夠竭盡全力、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排憂解難。
7、應成為文明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真正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在進行領導和管理的過程中,避免簡單粗暴,重視講究領導藝術和科學方法,讓被領導(管理)者從內心佩服領導(管理)者。
8、應成為法製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備一定的法律素質,能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從而使自己的領導和管理行為始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9、應成為民主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風,不搞獨斷專行,不搞官僚主義,不搞特殊化,能夠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虛心聽取他人意見,能夠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
10、應成為清廉型領導幹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講黨性、講原則,遵守黨紀國法,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搞貪汙腐化,不搞以權謀私,不搞歪門邪道,方方麵麵都能做到清正廉潔。
以上所述僅是領導幹部所應重點具備的素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方麵,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不斷深化和提高。作為領導幹部來說,如果素質不全麵或水平不高,那麼就無法有效地履行職責。因此,每一個領導幹部都麵臨不斷提高自己素質、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的重任。尤其是作為國家機關的領導幹部更是如此,擔負著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重任,也擔負著如何領導基層持續快速發展的重任。工作涉及麵廣、責任重大,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發展。這就更需要我們每個領導幹部著力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