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商業反間諜:保護你的隱私(2)(3 / 3)

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南森的業務運轉得非常好。但在2008年,他開始在競標中頻頻失利,並在年中被迫裁掉了幾個項目經理和他的辦公室經理。出於一種公平性原則,他實施了“後進先出”的政策,首先裁減了那些資曆最淺的員工。裁員後不久,他開始時來運轉,連續在幾個大項目的競標中取勝。好轉的光景令他滿懷欣喜,對公司的未來更是充滿信心。於是,他決心幫助近期下崗的公司職員,讓他們重返崗位。在公司業績不穩、盈利下滑的日子裏,南森忙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把自己的聯絡簿放在了哪裏。他在網上做了一個快速的搜索,查到了在公司任職還不到一年就辭職離去的前任辦公室經理的聯係方式。

出乎意料的是,他在網上查到的信息遠遠不隻是那個前任辦公室經理的聯係方式,他驚恐地發現,一直以來,自己認為的那個勤勉高效的公司助手,原來是自己最大勁敵的兒媳,而對手愛耍手段的傳聞他早已知曉。盯著這個前任辦公室經理近期發布的結婚啟事,凝視著結婚啟事上她和她公公微笑的表情,南森意識到公司之前的低迷期遠遠不隻是時運不佳造成的。難怪在與照片中這個洋洋得意的男人共同競標中,自己會屢屢失敗,負責公司所有投標編製並最終完成密封拍賣的,正是這個男人的兒媳。南森信任的助手一直在向其公公的公司泄密,使得她公公能夠以低於南森公司的價格贏得競標。知道這一切實在令人痛苦不堪。雪上加霜的是,在這個辦公室經理上班的最後一天,南森多年積累的行業人脈關係聯絡簿竟然不翼而飛。

極其沮喪地和自己的律師進行了一番討論後,南森決定不再追究此事。但這件事極大地傷害了他的良心底線和自尊,他內心常常會覺得競爭對手一直在嘲笑他竟是一個傻瓜。他知道,遭受這樣一個重創,即使經濟上能夠振興,但他內心永遠也不再相信自己看人看得很準。

在上麵這兩個事例中,“雙重間諜們”能夠對他們的目標造成巨大損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個組織機構都過度依賴各自並不完善的篩選體係。一旦間諜們通過了初步篩選,便取得了目標的信任,他們就很容易在內部給目標造成嚴重破壞。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這兩個事例中,被盯上的目標組織都過於關注技術和實體安全,而間諜們對目標機構造成破壞的方法卻都相對比較簡單。在第一個事例中,許多古巴雙重間諜分子直接走進美國大使館,並自願提供服務。在第二個事例中,行為人很容易就謀到了一份初級職位的工作,這份工作能夠直接將原始數據彙報給競爭對手。如果你能把情報人員安放在競爭對手身邊,那又何必采用入侵他人電腦、竊聽電話,或冒著侵犯他人風險的方法去獲取情報信息呢?然而,許多公司在維護電腦和實體這些活動上花費巨大,卻一直在忽視來自組織內部的基本安全風險。

在這兩個事例當中,篩選程序都未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所以古巴雙重間諜們能夠蒙蔽測謊官員,並能為彼此的信息相互印證;那個辦公室經理也表現得值得信賴,勤勉能幹。盡管有效的篩選程序至關重要,但它們僅僅隻是職業反間諜實踐活動的一小部分,下一章會詳細討論這部分。事實上,要從根本上保護公司不受商業間諜活動或某些蓄意行為的破壞,你必須假想你的公司內部已經潛伏了間諜分子。

假想內部存在信息安全威脅,這種想法聽起來可能有些偏執和極端,在那些對雇員和同事特別信任和重視的人看來,尤為如此。如果你開始視你的同事為潛在的間諜,從長遠來看,你身邊不大可能會有一個忠誠的團隊。因此,對於你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把這種內部的假想當作一種思維定勢,而要在反間諜實踐活動中把它當作一種實際的假設去鞭策你加強信息安全防範。

下麵教你如何積極而有建設性地假設內部存在信息安全威脅:

第一,要確保自己的人脈根深葉茂。許多企業高管在職場的晉升之路上,平步青雲,一往無前。畢竟,人人都想事業有成。但如果你的人脈網絡都是由與你同等級別以上的人員組成,那你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源。你覺得對美國中情局來說,招聘一位來自富裕家庭的高級外交官困難,還是招聘一位在使館郵件收發室任職十年也未晉升,還在為贍養體弱多病的父母、撫養三個年幼之子努力打拚的郵務員困難?與外交官相比,郵務員有更明顯的劣勢,但他與外交官一樣能夠接觸到同樣敏感的文件資料,所以中情局會將他作為招聘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