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商業反間諜:保護你的隱私(2)(2 / 3)

真正的反間諜活動變化性極強,這也增加了有組織的反間諜活動的難度。這種變化性取決於多個要素,包括反間諜活動所涉及的行業、產品、你的競爭絕對優勢、關鍵技能、相對優勢和地理位置,甚至還有經濟運行狀況。然而,無論你是一個人穿著睡衣居家創業,還是在業務遍布全球的跨國公司任職,商業反間諜原理對你都有實際用處。如果你有一個競爭對手,不管它是一個同事,還是一家公司,你都有充分的理由去保障你的競爭優勢。

大多數企業都陷入一個誤區,認為有了適當的電腦體檢和信息技術安全設置就足以保護自己的業務免受商業間諜活動或其他形式的破壞。但是,如果你僅僅依靠門鎖和防火牆來保護信息安全,任何一個有鑰匙和密碼的人仍然可以獲取你的信息。你的事業也將隻能像你的大多數雇員一樣停滯不前,他們或是道德欠缺,或是愁眉苦臉,或是邋遢淩亂,或是債台高築(這裏也是在數落你的窘態,如果有可能的話)。下麵以一位多年來從他人那兒竊取機密信息的人為例,揭示反間諜活動在保障信息安全性和反間諜計劃中忽視人性的弱點,最終導致計劃徹底失敗的道理,希望你在反間諜活動中引以為戒。

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裏,美國中央情報局都相信自己運作著一個蓬勃發展的古巴情報收集項目。在很多情況下,心懷不滿的古巴官員會走進美國駐古巴大使館,自願為美國效勞,並貢獻他們所知的情報,這些官員也成了美國中情局運作古巴情報收集項目的最大資產。他們聲稱自己由於仕途受挫或受到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政權的迫害,而轉向中情局,並願意提供有關古巴的詳細情報,這些情報都可以通過古巴其他投奔過來的、互不關聯的官員提交的報告得到印證。這些印證,再加上大多數古巴官員都通過了測謊實驗這一事實,都有力地證明了他們是在真心實意地為美國做間諜活動。由於古巴官員提供的情報在美國外交政策和軍事決策製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報購買者和政策製定者迫切需要更多的情報細節。久而久之,古巴官員也被委派收集越來越敏感的情報,還被訓練通過秘密通訊手段進行交流和活動。

接著,就發生了美國中情局曆史上最糟糕的間諜事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幾名古巴高層情報官員背叛美國,中情局在古巴暗中從事的情報活動計劃慘遭曝光。據這些“真正”的背叛者透露,如果不是全部,那麼也有大部分投奔中情局的古巴官員實際上都是雙重間諜。他們不但一直在給中情局提供假情報,還把中情局官員給他們部署的敏感任務和他們接受的培訓都報告給了古巴政府。結果,古巴情報官員明確掌握了美國的所有情報。更糟糕的是,古巴獲悉了美國中情局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並且弄清楚了許多中情局臥底人員的身份。在中情局的古巴官員的身份被揭露後,古巴時任領導人卡斯特羅還得意洋洋地公開談論古巴長期對中情局的間諜活動,古巴電視台更播出了令中情局官員們備感羞辱的鏡頭——鏡頭裏播出了秘密錄製的活動畫麵,中情局官員們卻一直以為這些活動極為保密。

古巴雙重間諜案的慘敗是美國中情局曆史上極為尷尬的一個章節,中情局也花費了很大精力想弄明白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事後報告和相關調查不計其數,幾乎嚴厲責問了與此相關的每個人。從那些未能抓住在測謊考試時實施欺騙手段蒙混過關的古巴官員的測謊主考人員,到未能發現項目一舉一動被跟蹤監視的情報負責官員,再到盡管麵對越來越大的誤差和警告標誌,還不斷向中情局施加積極收集信息壓力的決策者,無不受到相關的責任追究。問題的根源在於古巴的雙重間諜既能夠規避技術性的安全措施(接受的大量訓練使得他們能夠通過測謊考試),又能避開實際監視(針對古巴情報部門的監測後來被證明都是無效的)。

那麼,對私人企業構成類似上麵這樣的威脅,到底有多難呢?真可惜,構成這種威脅一點也不難。請看下麵的這個類似事例:

南森(Nathan)是一家中等規模建築公司的創始人,他自認為自己不但安全意識強,還是個技術高手。在職業生涯早期,在工作場所連續失竊了幾台設備之後,他變得特別注意維護辦公室和工作地點的安全,並要求雇員每個工作日結束後都進行一係列的安全檢查,確保沒有任何漏洞。此外,他還聘請了一位IT顧問來定期更新公司的電腦安全軟件。雇員們並不知道他會定期監測他們的網絡使用情況,也不知道他會閱讀他們的電子郵件。但他認為了解雇員們在工作時間內做什麼是他的管理特權。南森還覺得自己看人看得特別準。多年來,盡管他公司的人員大增,但他仍然堅持親自麵試每位求職者。很多時候,他拒絕一位求職者僅僅因為他的直覺告訴他該求職者不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