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拓展人際關係的細節(1)(2 / 3)

途徑二:多參與活動,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

借助社團等各類活動來開拓人際關係是非常有效的。在一般場合中,太過主動接近陌生人,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會遭到拒絕,但是通過參與社團活動,人與人的交往將更加順利,能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與他人建立互動關係,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

途徑三:利用網絡。

張兵曾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銷售部經理,他閑暇時間喜歡上網,一有時間就將自己在商場打拚的體會、經驗、教訓、甘苦貼在網上。有一次,在瀏覽博客網頁時,張兵發現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讀完之後,發表了自己的讀後感以及對文章的肯定和讚美。這樣一來二去,他和作者建立了很好的“文緣”。4個月後,他們相約見麵,交談甚歡,對方邀請張兵到他的企業去工作。原來,這位網友竟然是張兵所從事的行業中第二大企業的老板。現在,張兵已是這家企業主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嚐到甜頭的張兵還利用網絡結交了二十多位知心的朋友,此舉大大促進了他業務的開展,人際關係資源的延伸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途徑四:處處培養人際關係。

想成為成功的銷售員就要善於把握機會,抓住一切機會去培育人際關係資源。例如,參加婚宴,你可以提早到現場,那是認識更多陌生人的機會;參加活動,要多與他人交換名片,利用機會多與人結識;在外出旅行過程中,主動與他人溝通等。

途徑五:創造機會。

有一位業務員為了爭取與某企業老板碰麵的機會,每天都觀察這位老板上洗手間的時間,最後終於創造了與老板互動的機會。這個業務員的經驗給所有銷售員們一個啟示:客戶不會自己走向你,你需要創造機會,走向客戶。

途徑六:大數法則。

“大數法則”又稱“大數定律”。是保險精算中確定費率的主要原則,其核心是:觀察的數量越大,實際損失必然會越接近於預期結果。把大數法則用在人際關係中,就是結識的人數越多,預期成為朋友的人數占所結識總人數的比例就越穩定。所以,在概率確定的情況下,要做的工作就是結識更多的人,廣泛收集人際關係信息,有效運用大數法則來推斷分析,評估人際關係的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製訂相應的對策,不斷改進方法,廣結人緣。

55.先交朋友,再談生意

對於銷售員,特別是年輕的銷售員來說,應當積累兩個方麵的“資本”,一是積累經驗,提高推銷技能;二是積累客戶,建立客戶資源。顧客是生意的基礎,擁有一批高質量的客戶,這是銷售員最大的財富。

有人將生意總結成三部曲:“由生人變熟人,由熟人變關係,由關係變生意。”可見,推銷的實質就是人際關係,人際溝通。認識客戶,建立關係,是生意的必要步驟。因此,優秀的銷售員都把如何結識更多的人,並進一步與之建立聯係,視為生意不變的法則。

不少銷售員認為,結識客戶是很難的事。其實,銷售員在每天推銷過程中會結識很多人,隻是有的銷售員從未認識到陌生人的價值。他們每天拜訪顧客,交換名片、介紹產品,當客戶說“目前我還不需要你的產品”後,就滿臉惆悵地告辭,然後走向下一位客戶。結果,回首一年,隻覺得見的人不少,但成為客戶的不多。這是一種非常不利於銷售的做法。

我國香港有“冷訪(上門推銷)王”之稱的推銷大王馮兩努,要求自己每天都要結識4個陌生人,這樣每年就可結識1460個陌生人,然後從中建立關係,發展生意。那些一年忙忙碌碌、結果所獲不多的銷售員應該向他學習。

要想成功,銷售員就要抱著“先交朋友,後做生意”的宗旨去推銷,建立龐大的客戶網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銷售員無論推銷是否成功,都要與客戶交往下去,經常與顧客通過電話、寫信等保持聯絡,找機會登門拜訪,在不經意間融洽關係。“生意不成人情在”,“人情在”就為今後的銷售奠定了基礎。試想,如果你每天認識4個人,3年就可認識4000多人,然後與這些人交朋友。若能與其中20%~30%的人建立起融洽的關係,3年後你就會擁有一個龐大的潛在客戶網,這樣,你就不愁做不成生意了。

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森說:“經營是為了明天,為今天而工作的時代已經結束。”鼠目寸光的人是很難在銷售行業中生存的,不懂得與客戶先做朋友的銷售員也是注定不容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