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沃爾頓不斷到他的競爭對手商店裏麵去看看,對手的價錢是不是比自己便宜?對方的貨擺放得是不是比自己美觀?
微軟的戰鬥口號:“我們需要工作勤奮,能用三十種才能完成工作的聰明人。”
對方的服務是不是比自己優良?他不斷地看他的對手做對了哪些事情,哪裏做得比較好,以及做錯了哪些事情,他不僅吸取對手的經驗、教訓,而且每當發現競爭對手比他做得好的時候,他就立刻想出一個辦法,在那方麵超越他的競爭對手。在他不斷這樣做的過程中,他的店自然變成全美最完美的商店,然後成為龐大的零售業王國。
一個優秀員工應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從對手處學會更聰明的做法,避免他們的錯誤,然後找到超越對手、戰勝對手的方法。
4.能洞察周圍事物的員工
洞察力就是對事物發展本質與趨勢透徹的認識能力。一個優秀員工,應該對周圍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洞察力。隻有具有了洞察力,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和自己的發展方向。洞察力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非常關鍵的。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最紅火的計算機公司是由肯·奧爾森創建的數字設備公司,人稱DEC。肯·奧爾森是一位傳奇式的硬件設計師,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神。他在1960年就推出了第一批“小計算機”從而創建了小型計算機工業,隨著不斷的發展,他幾年間就擁有了67億美元的公司。
過了20年,奧爾森的洞察力出故障了。他看不出小型桌麵計算機的發展前途。結果,他走向了失敗。關於他現在還流行的說法是他之所以是個名人,主要在於他總是反複地、公開地把個人計算機看作是一種趕時髦的玩意兒而嗤之以鼻。
與奧爾森一樣,失去洞察力的還有那些曾經獲得過成功的偉大企業家,例如王安,甚至藍色巨人IBM的負責人,以及蘋果公司的最高統治者,他們因一時失去洞察力而使事業遭致了慘重的損失,甚至破產。
有洞察力的人通常眼光比別人看得更遠一些,有預言未知的勇氣和創造未知的信心。一個員工要想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取勝,就要具備洞察力,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遠見卓識,隻有比未來快一步,才能走在時代的前麵,贏得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青年同別人一起到美國西部拓荒,當別人把石塊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的人時,他卻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城裏的花鳥商人。因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他成為村上最富有的人。
後來,美國政府規定拓荒者不許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客商,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城市,然後再發往國外。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純正無比。
就在村上的人為鴨梨帶來的富有日子歡呼雀躍時,賣過石頭的果農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隻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五年後,他成為村裏第一個百萬富翁。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就在一些人開始興辦企業的時候,還是那個農民,在他的地頭砌了一垛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垛牆麵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車經過這兒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突然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五百裏山川中唯一的一個廣告,那垛牆的主人憑這垛牆每年有四萬美元的額外收入。
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豐田公司的代表山田信一來到這個地方考察市場,當他坐火車路過這個小山村時,聽到這個故事,他被主人公罕見的商業頭腦所震驚,當即下車尋找這個人,並以百萬年薪聘請了他。
比爾·蓋茨說:“隨時嚐試新事物,從事新投資,尋找新市場,而且永遠比未來快一步,具有這種雄心與條件的人,才能被稱為是成功的人。”
在現代公司裏,一個優秀員工要有“比未來快一步”的遠見,因為隻有具有了高度的洞察力,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機遇,最後取得成功。
豐田,世界500強排名第8位。豐田推崇的員工精神:家族精神、創新精神、一致精神、生產優良產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