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投資優秀的企業(1 / 1)

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可以劃分為兩類:少數的優質企業在某個價位上值得投資,其他大部分屬於業績差或不好不壞的企業無法吸引長期投資。大多數時候大部分企業的價值低於它們的價格,但有時候也有些好企業的股價低到幾乎是在白送。當碰到這種情況時,大膽地買進,不用考慮當前低迷的經濟或股票市場的預測。對基金的投資總是比投資於境況糟糕的企業要好得多,因為在基金的證券組合中包括了道·瓊斯工業股、交通業股和綜合股中的大部分。

巴菲特認為,全麵收購一個企業與購買該企業的股票,基本上沒有差別。他比較注重直接投資整個企業,隻有這樣,他才能夠直接參與如資本分配等重要的決策。如果無法直接投資,他則選擇以購買該公司普通股的方式來擁有公司股份。

無論是收購整個企業,還是隻持有企業的部分股票,巴菲特都遵守同樣的權益投資策略,即尋求他自己所了解的、有利於長期投資的公司。另外,公司的管理階層必須是誠實的,並且要有充分的才能。最重要的一條是價格要有吸引力。

他對任何一家他想要收購的企業的買價非常在意。事實上,價格決定他是否購買該企業。這是必要條件。簡單地說,他就是要找到值得投資的好價錢。巴菲特的方法是,先找出他想買的企業,然後考慮價格。

在巴菲特看來,股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他不主張以市場理論、總體經濟概念或產業的趨勢等去思考問題。恰恰相反,巴菲特的投資行為隻和該企業的經濟狀況有關。他說,如果人們的投資行為隻是基於一些表麵的東西,而完全不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那麼,他們很容易在出現一點點情況時,就顯得慌亂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