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組合的一個特征就是:相對的分散和絕對的集中。巴菲特一向反對過度分散投資。以他的投資公司為例,整個投資組合涵蓋了近40隻股票,表麵看是很分散的,但是考慮其公司的規模為上千億美元,平均每一個投資標的價值40億美元,則是絕對的集中。
傳統的投資組合理論強調分散投資。資金通常會被分散在不同的投資市場,而在同一個市場內,也會將其分散於不同的投資標的。如股票市場,分配在股市的資金會再被用於分別購買藍籌股和二三線股票。每類股票又可細分為科技股、工業股、綜合企業股等,此外又會買賣股指期貨、期權、認股證等。總之,資金絕不會隻集中於某隻股票或某類型的投資標的。
另外,分散於不同的投資標的的金額視每一種投資標的的風險程度而定。風險越低、越保險的,投資額就會越高。風險越高、隨時可能虧本的,投資額就越低。這樣可以使投資人盡量保障自己,不致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而遭受損失。傳統的投資組合,有優點也有缺點:
1.它純粹從風險角度出發,忽視了管理這種投資組合的時間成本。
2.有時即使是高風險的投資,隻要是走短線,一樣可以是低風險的買賣。譬如一些三四線股票,如果隻是以即日市形式買賣,不過夜的話,風險很低。
3.相反,一些表麵上風險低的投資,譬如大藍籌股,在遇到譬如金融風暴之類的衝擊時,在中線而言,風險一樣很高,可能並不適宜繼續持有。
4.長線投資仍然要看市勢。所以,有彈性地處理投資,可能勝過傳統的投資組合方法。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卻是以該種投資標的管理所需要的時間作為出發點,在越需要時間看著市勢作出決定的投資,投資額應該越低;越不需要花時間去打理的,投資額可以越高。
投資人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時間分配。越是要花時間的投資,越難打理,越要花精力,這類投資在比例上就應該最小。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千萬不要使自己為管理投資組合疲於奔命。不用太多時間管理的,卻可以投資多一些,使自己有更多空閑時間休息、娛樂、陪伴家人、旅遊等。以時間管理作為投資組合的衡量準則,可以使投資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