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這樣回答麵試的問題最得體(2)(1 / 2)

第五招:圓好自已的說詞,滴水而不漏。

在麵試中,有時考官所提的一些問題並不一定要求有什麼標準答案,隻是要求麵試者能回答得滴水不漏、自圓其說而已。這就要求應試者答題之前要盡可能考慮得周到一些,以免使自己陷於被動。

有一位商場的采購經理參加一次麵試,當考官提出“請你舉一個實例說明你的工作規範和流程”時,他回答:“這有可能涉及到我們的商業秘密。”考官說:“那麼好吧,請你把那些不屬於商業秘密的內容告訴我。”這樣一來,問題的難度更大了,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商業秘密,那些不是,一旦說漏了嘴,則更顯出其專業水平不夠。不能自圓其說,很可能會被逼入“死角”。

有兩個典型的考題,在麵試場上出現的頻率最高。一是“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二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兩個考題貌似簡單,其實很難答好。

因為接下來考官會追問:“你的這些優點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幫助?”“你的這些缺點會對我們的工作帶來什麼影響?”之後,還可以層層深入,“乘勝追擊”,應試者是很容易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的。麵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鬥智,你必須圓好自已的說詞,方能滴水不漏。

第六招:不拘一格地思維,“歪打”而“正著”。

麵試中,如果考官提出近似於遊戲或笑話式的過於簡單化的問題,你就應該多轉一轉腦子,想一想考官是否另有所指,是否在考察你的IQ或EQ;如果是,那就得跳出常規思維的束縛,采用一種非常規思維或發散式思維的方式去應答問題,切不可機械地作就事論事的回答,以求收到“歪打正著”的奇效。

有一位學曆並不高的女青年到一家大公司應聘管理人員的時候,一位考官突然提問:“請問,一加一是多少?”女青年先是一愣,略一思索後,便出其不意地反問考官:“請問,你是說的哪種場合下的一加一?如果是團隊精神,那麼一加一大於二;如果是單槍匹馬,那麼一加一小於二。所以,‘一加一是多少?’這就要看你想要多少了。”由於女青年采取了非常規性應對方式,在眾多應試者中,她便脫穎而出了。

第七招:擺平自己的心氣,委婉而機敏。

應試場上,考官往往會針對求職者的薄弱點提出一些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對年輕的求職者會設問:“從你的年齡看,我們認為你擔任經理這個職務太年輕了,你怎麼看?”對年齡稍大的求職者又會設問:“我們覺得你的年齡稍大了點,恐怕在精力方麵不如年輕人,你怎麼看?”等等,麵對這樣的考題,如果回答“不對”、“不會”、“不見得吧”、“我看未必”、“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等等,雖然也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但由於語氣過於生硬,否定過於直接往往會引起考官的不悅。

比較好的回答應該是“這樣的說法未必全對”,“這樣的看法值得探討”,“對這樣的觀點可以商榷”,“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等等。

總之,麵對這樣一些帶有挑戰性的考題,你一定要心平氣和,較為委婉地加以反駁和申訴,絕不可情緒激動,更不能氣急敗壞,以免引起考官的反感而招致應試失敗。

第八招:放飛想象的翅膀,言之而有物。

麵試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近乎怪異的假想題,這類題目一般都具有不確定性和隨意性,這也使應試者在回答時有了發揮想像的空間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領域,你隻要充分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大膽地以“假設”對“假設”,就能夠爭得主動,穩操勝券了。

一位華裔小姐到一家美國公司應試,在“微軟”眾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中,她遇到了這樣一道怪題:“在沒有天平的情況下,你該如何稱出一架飛機的重量?”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刁鑽怪異得近乎天方夜譚。

你瞧,這位華裔小姐來了個“以牙還牙”,也用假設法作了應答“這要看你用中國式還是美國式的方法了。假如是中國人,他會從古老的‘曹衝稱象’中得到啟迪;假若是美國人,他或者現實一些,拆下零件來分別過磅就是,也可以浪漫一些,發明一種特大型吊秤也並非不可能。”這種頗有想像力且極富創意的應答,令考官不得不為之驚歎,於是她順理成章通過了麵試關。

第九招:守好自己的人格,含蓄而大度。

一些女性應試者在應聘諸如公關小姐、秘書、演員等特殊崗位時,經常會遇到考官提出的比較敏感的問題,一般來說,應試者可以采取較為模糊、含混而又大度的方式予以回答。因為這種情形下,考官的用意主要在於測試你的應變能力或智商,所以,模糊、含混一些非但無傷大雅,有時反而還能起到證實應試者智力和應變力的作用。

一位少女到某影視傳播公司應試,考官提出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如果你被錄用了,遇到這樣一個劇本,其中有裸體的鏡頭,你該如何對待,是接,還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