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勇敢地開口
僅僅有讚同別人的態度是不夠的,你要讓對方知道。有些人喜歡用點頭的方式來表示,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你應該說一句“是的”,勇敢地直視著對方的眼睛說“您是對的!”
3.永遠不要爭論
別人並不總是能讓我們說“您是對的”,有的時候,我們真的無法接受對方。這個時候,不要違心地說“您是對的”,也不要勇敢地說“您錯了”(除非萬不得已)。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陷入爭論當中去,即使您是對的。在爭論中,沒有人能夠獲勝。
發現值得讚美之處
隻要你願意,你總是能夠在別人身上找到某些值得稱道的東西,也總是可能發現某些需要指責的東西。這取決於你尋找什麼。一位心理學家曾成功地改變一位被認為“不可救藥”的兒童,他的方法就是善於發現他值得讚美之處。
孩子的父親說:“這是我見過的獨一無二的孩子,簡直沒有一點可愛的品質,沒有一點。”於是,心理學家開始從孩子身上尋找某些他能給予讚許的東西。結果他發現這孩子喜歡雕刻,並且工藝很巧妙,而在家裏他曾因在家具上雕刻而受到懲罰。心理學家便為他買來雕刻工具,還告訴他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同時讚美他:“你知道,你雕刻的東西比我所認識的任何一個兒童雕刻得都好。”不久,他又發現了這個孩子幾件值得讚美的事情。一天,這個孩子使每一個人都大吃一驚:沒有什麼人要求他,他把自己的房子清掃一新。當心理學家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說:“我想你會喜歡。”
讚揚能夠鼓勵他人前進。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榮譽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層次的需要。一個人具有某些長處或取得了某些成就,他還需要得到社會的承認。讚美的作用,就是承認他人的長處和成就的方式。當他的行為受到稱讚,就會受到鼓舞,發揮更大的積極性,繼續努力前進。
讚美他人還能溝通自己與他人的感情。特別是當你與他人產生隔閡時,關心對方,注意和肯定他人的長處,是消除這種隔閡最有效的方式。另外,對於自己不太親近的人,恰到好處地給予讚美,也會使雙方增加親近感,建立更進一步的人際關係。讚美可以使人們的關係親近。同時,讚美他人可以反過來激勵自己。被人讚美的,肯定是一個人的長處。而在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差距,並促使自己努力趕上去。所以讚美他人,在鼓勵他人進步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進步;這也許就是前麵所說的讚美他人,我們自己也可以獲得多方麵的回報。
恰當地讚美他人
讚美他人,是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常常碰到的情況。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恰當地讚美別人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別人的讚美。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從他人那裏得到賞識,但是,我們之中認為周圍的人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並不多,而我們自己也很少評論那些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我們所喜歡的言行。這一點著實令人感到奇怪,因為表示讚賞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任何代價,而我們在讚美別人後自己得到的報償卻是多方麵的。
人人都喜歡被讚美。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曾推出一條原則“給人一個好名聲”,讓他們去達到它。他們寧願做出驚人的努力,也不會使你失望。因為讚美是不會被人們拒絕的。中國清朝出現過一部《一笑》的書,裏麵記載了這樣一則笑話:
古時有一個說客,當眾誇口說:“小人雖不才,但極能奉承。平生有一願,要將一千頂高帽子戴給我最先遇到的一千個人,現在已送出了999頂,隻剩下最後一頂了。”一長者聽後搖頭說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後一頂用什麼方法也戴不到我的頭上。”說客一聽,忙拱手道:“先生說的極是,不才從南到北,闖了大半輩子,但像先生這樣秉性剛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實沒有!”長者頓時手持胡須,洋洋自得地說:“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聽了這話,那位說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這最後一頂帽子剛剛送給先生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