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坐在火堆旁邊,歐陽克撥了撥火,原想順便拾起她腳邊掉落的幾根樹枝,卻見穆念慈十分敏感地避了過去,不由有些奇怪。對於她和楊康之間的過往,他還是知道一些的,好像是楊康比武招親勝了她,還搶走了她的鞋子,兩人由此有了交集。再一想到她剛才的反應,心下不由明白了幾分。於是開口試探道:“穆姑娘,冒昧問一句,你們中原人是不是對女子的腳很是看重?”
她眼中明顯閃過驚訝的神色,卻還是低聲應了一聲“嗯”。
“怪不得”他了然一笑,似是明白了什麼。
“什麼意思?”她不解道。
“沒什麼,隻不過是隨口問問而已。”他之前一直不明白,以穆念慈的性子何以會喜歡上處處與她格格不入的楊康,現在倒是明白了幾分:最初兩人相識的由頭不過是比武招親,而楊康的輕薄之舉令她自覺名節有失,所以嫁給楊康是她唯一的選擇。等到後來,她早已把楊康當作是自己身邊的親人,自然是全身心地喜歡他、相信他。於公而言,楊康勝了比武招親,這是不爭的事實;於私而言,楊康是她義父的兒子,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再加上中原女子向來重視名節,所以她才會義無反顧地陪在楊康的身邊。
殊不知他這一問在旁人看來實在是無禮至極,可穆念慈偏偏於禮教大防也不甚了解,所以並未放在心上,反倒真的以為他是隨口一問,倒也少了不少麻煩。
見火苗漸弱,而兩人身上的衣服還隻是半幹,穆念慈一邊起身,一邊說道:“我再去找些枯枝過來。”說著離開了剛才的位置。他正在想其他事情,所以也沒有十分留神,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任她去了。待她走遠時才回過神來,本想起身隨她一起,卻在地上拾到一隻玉製的掛飾。那掛飾雕成繡鞋的樣式,背麵寫著“武親”兩字,他心念一動,立刻明白了這玉鞋的由來。
端詳了一會兒,心裏滋味難明:這是穆念慈的東西,其意義不言而明。若是還給她,倒是讓她再次想起楊康,好不容易才讓她慢慢學會放下,現在又舊事重提豈不是徒增煩惱;若是不還給她,又未免有失風度,正思量間,不防穆念慈已經抱了一捆枯枝回來。看見他正在發呆,不由問道:“在想什麼呢?”
他心下一驚,握緊了手中的掛飾,麵上卻不動聲色道:“沒想什麼,不過是在發呆罷了。”拇指扣在食指上,一下下地摩挲著,不知是否該把手中的東西交給她。
“歐陽前輩武藝超群,不會有什麼事的,你盡管放心好了。”她還道他是擔心歐陽鋒而不好意思說出來,因此出言安慰。
“啊?”他此時才反應過來,知道她是誤會了,不過還是接受了她的好意,“讓你跟著費心了。不過我叔父的事倒也不急在一時,倒是當初答應帶你到西域轉轉,至今還沒有兌現。”
她不曾想到他還記得她之前說的話,她原來在中原生活慣了,對西域倒也不是十分好奇,當初也隻是為了照顧他才答應的。現如今情況卻有些不同:一來是不忍拒絕他的好意,二來倒也真的想去看看他口中的美景,因而竟是點頭答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