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穀神通傳給陸漸的觀氣心法,正是“天子望氣術”的入門功夫。“天子望氣術”先內後外,須得先看清自身之氣,再能看穿敵手之氣。穀縝聰明絕頂,亦曾練過東島內功,雖不精熟,但與穀神通一脈相承,後來服食“餐霞紫芝”,千年靈物,不但補人元氣,還有滋長靈智的奇效,諸般助力,致使穀縝不甚費力,便悟通這“內視”之法。
經由“天子望氣術”瞧去,“六虛毒”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分為八種顏色,赤、橙、黃、白、青、藍、紫、黑。糾纏扭動,此消彼長,忽而赤光大盛,黑氣奄奄衰弱,忽而橙氣遽強,白氣消弱殆盡。八氣之中,總有一氣至強,一氣至弱,其他六氣也各有消長,隻是不太明顯。
看清“六虛毒”的氣機,穀縝忽發奇想:“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我何不用這至強之氣,補這至弱之氣。”他武功上見識雖差,但精通商道,深諳通有無、衝盈虛的道理,眼看白氣變為最強,當即存神默想,鼓起絕大心智,引導那股白氣,不料這麼一試,那白氣竟然動了一動。穀縝引動白氣,喜不自勝,隱約猜到脫困關鍵,當下運起全副心神,引導白氣,徐徐注入衰至已極的那股青氣,青白雜糅,一時融合,隨即又分出青白兩色,不分強弱,繼而藍氣又強,黃氣又弱,穀縝又引藍氣,去補黃氣。
如此以強補弱,以實盈虛,以有餘補不足,轉到第八轉時,體內痛苦已然減輕若幹。這麼經曆了一周天工夫,穀縝已然隱隱約約明白其中道理。
“六虛毒”本源正是“周流八勁”,也就是這八色真氣。修煉“周流六虛功”,練成八勁極為凶險,一旦練成,倘若不明其道,又是極難控製,以至於萬歸藏將這八勁當作擊敗對手的工具。要知道,三百年來,西城泱泱之眾,唯有萬歸藏深諳其道,餘者均難窺其涯際,八勁驟然入體,根本不知如何駕馭。八勁練全,本是極難,入體之後,倘若明了其道,深通駕馭之法,便可將“練勁”這一難關輕易度過。但“六虛毒”八勁糾纏,難分難辨,若非“天子望氣術”這等神通,決難窺破其分際,窺破之後,又不知如何去強補弱。
如此一來,練勁已是極難,望氣也殊為不易,但最難的卻是最後“悟道”這關,世人大多自私自利,乃至於崇拜強權,欺淩弱者,故而“人之道損不足補有餘”,極少有人能夠明白“損有餘補不足”的天道,即便明白,又未必能夠通過前麵的“練勁”、“望氣”兩大難關。
因此緣故,三百年來“周流六虛功”無人練成。梁思禽寫出“諧”字,卻不願點破其中“損強補弱”的道理,也是為了讓後代自行領悟。因為“周流六虛功”威力太大,若被歹人誤打誤撞修煉成功,必然禍害極大,依梁思禽尋思,自行悟出這一道理的人,不是道德高深的隱士,就是懲強扶弱的大俠,練成神功,也不會危害世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梁思禽縱有蓋世才智,也料不到後世弟子中竟然出現了萬歸藏這等怪才,竟從世人不恥的商道中明白了衝盈虛、通有無、損強補弱、以實盈虛的道理,一舉練成“周流六虛功”,但因商道之中,常又包含人欲,故而萬歸藏神通雖成,但卻留下後患,以致天劫來襲,幾乎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