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即便得不到熊掌也可以得到魚(1)(2 / 3)

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立即給瑪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之後,在不長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並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

感悟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比如,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付出辛苦,卻被別人輕描淡寫地一筆劃過。事實往往是這樣,因為別人知道你有能力做好,並且已經做得很好,所以不必用太多的言辭表達,這種信任,便是對你最大的回報。就像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的獎賞一樣。

別讓別人攪亂了局

一天晚上,小美和朋友聚會回家遲了,敲了好久丈夫李強才起來開門。小美問:“為什麼不開門?”李強說:“睡著了,沒聽見,真的。”這一夜,兩個人誰也沒再說話,小美好像覺得李強對她有點不像從前那樣熱情了,心中悶悶不樂。第二天,小美把昨天的事對女友說了。女友一聽,說:“你還蒙在鼓裏呀,這是他不高興你回家遲了,故意不開門給你顏色看的。哼,你要是不打一打他的威風,日後有你受的!”

小美覺得女友說的話有道理。幾天後,李強在單位加班回來晚了,小美也把房門插上,李強回來時敲門沒人應,便用力敲,小美這才開了門。李強質問:“為什麼不開門?”她說:“睡著了沒聽見。”李強看她的眼睛沒有睡意,說她是故意的。兩人吵了一會兒,熄了燈,雙方又是一晚的不愉快。

李強的同學生日請他去喝酒,李強悶悶不樂,同學問他為什麼心煩?他就把和妻子吵架的事說了。同學一聽,你一句他一句地表態,說男人決不能做女人的奴隸。李強喝酒回來,一進房就往床上一躺,喊小美幫他脫鞋。小美見他喝醉了,給他把鞋襪脫下來。李強又說想喝茶讓小美給他泡一杯茶,小美又泡了。李強又讓她幫自己洗腳。小美一聽,心想:一定是李強裝醉來整治我,出那晚不開門的氣。於是,她賭氣地抱起枕頭進了小客房,“砰”一聲甩上門再也沒出來。

小美的女友得知李強裝醉要她洗腳時吃驚地說:“小美,你不是奴隸,幹嗎要你幫他洗腳?這樣的男人也太不像話了,幹脆和他離婚!”這一夜,小美就在女友家住了,打電話給李強說了離婚的事,女友在旁邊一直用手語給她提示當參謀,態度十分堅決。恰好李強的同學來他家,從始至終知道這事,李強掛了電話後,同學鼓動他說:“離,她說離就離,不然,以後你還有什麼麵子!”第二天,小美回家和李強寫了離婚協議,當天就辦了手續。

當他們拿著離婚證書在街上碰到各自的女友和同學時,女友和同學都大吃一驚說:“啊,我是要你用離婚來威脅他(她)的,誰叫你真的離啦?”

感悟

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發生口角再所難免,有矛盾時要正視並解決它,而不是讓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更不要讓別人攪亂了局。夫妻間相處,是以相互信任和相互體諒為前提的,心平氣和地交流遠比爭吵更有意義。

注意生活中的細節

一個母親打電話給兒子。兒子接到電話就問“有事嗎?”單刀直入,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母親有些傷感,反問道:“沒事就不能打電話嗎?你不打電話過來,是因為你忙;我打電話給你,還一定要因為什麼事嗎?”兒子頓時張口結舌。他怔怔地握著話筒,後悔了。他應該問問母親生活得怎樣,母親身體可好等等,對於年邁的母親,他還有那麼多的擔心和牽掛,平時積蓄在心裏的感情,怎麼一握話筒就忘了詢問和表達呢?簡單的一句“有事嗎”?顯然是將母親的心深深地傷害了。

一個開出租車的司機,發現有人把錢包丟在他的車上,他將遺失在車上的錢包還給了失主。兩萬多元現金!許多人認為他傻,失主並不知道他的車牌號碼,本來他可以將這錢昧下來的。而他卻耽擱了幾天的出車時間,去報社,到電視台,出招領啟事。錢包遞到失主手裏的時候,卻讓他感到心寒了,他真的覺得自己傻了,不是因為沒有昧下那筆錢。

失主接到錢包後,打開了,將裏麵的錢很仔細的數了三遍。“硬是當著眾人的麵數了三遍。”他感到委屈地說,“數一遍也就可以了,數了三遍,還拿著些錢對著陽光照照,我當時尷尬得無地自容,難道我會抽出幾張或者換幾張假幣進去,那樣我又何必去還?”

把錢數三遍,也許是那人一種下意識的動作,也許是一種習慣。錢,通過三遍的確數得準確無誤了,可是,那個動作附帶的信息傳遞到他人的心裏又是一種怎樣的滋味。每一個細節都具有很深的意味,每一個動作的背後都隱含著一種思考的邏輯。將失而複得的錢,數上三遍,對於失主,也許就是習慣;然而對於把錢還給失主的人,無疑成了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