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幽默不僅是一種智慧,還是一種笑對人生的胸襟(1)(3 / 3)

蘇格拉底說:“因為我要教你兩門功課:一門是教你怎樣學會閉嘴,另一門才是怎樣地演講。”年輕人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蘇格拉底與學生相處總是那麼樂觀和睦,所以,有學生問他:“我從沒見過你蹙額皺眉,你的心情為何總是那麼好?”

蘇洛拉底回答道:“因為我沒有那種失去了它就會使我感到遺憾的東西。”那學生聽了很受啟發,生活就需要像老師那樣拿得起,丟得開。

事實上,蘇格拉底在生活中一直遇到麻煩,大至雅典的奴隸主當權者要嚴厲處置他,小到他的妻子經常要向他發脾氣。

他的妻子是出名的潑婦。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待客,妻子為了一件小事大吵大鬧起來,他卻淡然置之,笑著道:“好大的雷霆啊!”誰知妻子越鬧越凶,竟然當著客人的麵,將半盆涼水潑到了蘇格拉底身上。

客人很尷尬,以為蘇格拉底一定會發火了,誰知蘇格拉底卻心平氣和地說:“我知道,雷霆過後,必有大雨。”

經過這件事後,妻子很後悔,決心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後來,當奴隸主當權者不容蘇格拉底的“異言邪說”傳播,將他處以死刑時,引起了普通百姓的極大憤慨。臨刑時,一個婦女哭喊著:“他們要殺害你了,可是你什麼罪也沒犯呀!”

蘇格拉底回答說:“噢,傻大姐,難道你希望我犯罪,作為罪犯死去才值得嗎?”

這位偉大的哲人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居然還保持著輕鬆幽默的情趣。

感悟

幽默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胸變得開闊,幽默可以讓一觸即發的關係變得鬆緩下來,幽默可以使自己擺脫尷尬的處境。幽默不僅是一種智慧,還是一種胸襟:笑對人生。

機智地回應勝於針鋒相對

有一個很窮的酒鬼,喝完酒後,常常借酒撒瘋。

一次,他多喝了兩杯,又開始胡鬧了。他把兒子叫到跟前說:“兒子,來,去給爸爸買瓶酒回來,乖,快點去!”他隨手遞給兒子一個空酒瓶,卻沒給兒子一分錢。小兒子眨了眨大眼睛,望著爸爸。“你怎麼還不去呢?站在這兒幹什麼?”“爸爸,你還沒有給我錢呢!我拿什麼給你買酒呢?”父親聽了,頓時發起脾氣來:“笨孩子,你怎麼這麼蠢哪!花錢買酒誰不會呀?不花錢把酒買回來,才算你有本事呢!”兒子聽後,知道爸爸又在蠻不講理了,跟他一句一句的對頂也無濟於事。於是,默不做聲,拿起酒瓶走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兒子拿著空酒瓶回來了,把它遞給了父親,說道:“爸爸,酒買回來了,請喝吧。”父親接過酒瓶一看,哪裏有酒哇!酒瓶裏空空的,一滴酒也沒買回來。於是,衝著兒子大吼:“叫你去打酒,空瓶子去,空瓶子回,叫你打的酒呢?在哪兒啊?”兒子滿不在乎地說:“在瓶子裏呢。”父親將酒瓶倒扣過來,瞪著眼睛看著滿臉掛笑的兒子:“哪裏有酒哇,你小子還撒謊啊!”兒子不慌不忙地答道:“瓶裏有酒,誰不會喝呀?要是您能從空瓶裏喝出酒來,才是真有本事呢!”父親被兒子說得啞口無言。

感悟

顯然,與一個不可理喻的人去爭論是毫無意義的,不爭又會使我們本身受到侵害,所以對付的辦法不能一本正經。首先我們先默認對方提供的單方麵的事實是真的,然後發掘補充這單方麵的事實的另一半。因為這“事實”是對方本身提供的,他便不能妄加否定,我們發掘的另一半,實際上早已包含在對方所提供的單方麵的“事實”裏麵,對方隻能落個啞巴吃黃連的結局,由於這樣的起落,幽默機智的效果就油然而生。打敗對手,不一定要針鋒相對。

自吹自擂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

一天,村寨裏的人們正坐在大青樹下編篾笆。來了一個自稱神通廣大的法術師,說自己會像風一樣無影無蹤,神出鬼沒,隻要他在附近躲起來,那麼再聰明的人也無法找到他。

有個老大爹指著正在破竹篾的艾西說:“你就躲起來讓艾西找找吧!”

法術師說:“艾西,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本領,我要當著大家的麵,在大青樹周圍躲起來,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找到我?”

艾西同意了。法術師叫他到大青樹後,轉過臉,閉上眼睛。這時狡猾的法術師並沒有在大青樹下藏身,卻跑到大路對麵,鑽進一片密密麻麻的蘆葦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