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整天奔波,挨家挨戶去找那些大富豪和大企業家,但有誰願意投資於一項與己毫無關係的事業呢?又有誰願意投資於一項也許沒有任何成功機會的冒險事業呢?但安德烈並不灰心,經過努力,總算有一位好心而開明的大企業家表示願意承擔全部費用,同時他還向安德烈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希望這項冒險計劃得到人們的關注,如果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走了,是不是削弱了這次探險的意義呢?安德烈聽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兩人經過商量,決定讓安德烈繼續去募捐、擴大影響。但是,人們的反應仍然很冷淡。安德烈情急生智,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探險計劃寫成一篇極其詳細嚴謹的論文,用大量證據論證了這項計劃的可行性及其意義,然後,他請那位開明的企業家想方設法把這份文章呈獻給國王,經過不少周折,國王終於見到了這篇文章。他對這個大膽的計劃感到很新奇,於是召見了安德烈,並詢問了有關探險的一些具體情況,兩個人談得很投機,最後安德烈要求國王象征性地提供一些小小的讚助,國王慨然應允。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新聞界對國王關注此事予以了報道。既然國王都對這件事感興趣,那麼許多名流、富豪也都跟著對探險一事紛紛予以關心,捐贈了大筆費用。
許多普通民眾也因此開始對這項計劃感興趣了,大家都明白了探險的意義。安德烈的事業終於不再是他一個人的事業,而變成了一項公眾的事業。
安德烈終於成功了。
感悟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需要外界力量的幫助,要利用機智的頭腦,去吸引大家的關注,並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自然就會伸出援助之手;不善於運用機智的人,就算有再好的才能,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不放棄自己的立場,但要靈活處理問題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片,那是他的第79部作品,他在1938年開始為拍片秘密做準備。1939年1月1日,卓別林著手編寫劇本,3個月後即告完成。同年6月,他公開向報界透露片子的內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的侵略魔爪伸向歐洲各地。這個現實生活中的獨裁者聽說要開拍一部公開諷刺他的影片,氣急敗壞地叫囂:“把那個肮髒的猶太人抓來絞死,”納粹德國的駐美使館向好萊塢發出通牒,威脅說,如果卓別林的拍片計劃不受阻止,納粹德國將抵製美國好萊塢的全部影片。同時,卓別林也收到許多恐嚇信,揚言要處死他。但是,卓別林毫不畏懼地說:“讓這些狗去狂叫吧!”
1939年9月7日,《大獨裁者》正式開始拍攝。《大獨裁者》開始的名字是《獨裁者》。它改名還有一段故事呢。卓別林帶著演員前往外地拍攝外景。正當工作緊張的時候,忽然,派拉蒙電影公司向卓別林寫信說,《獨裁者》的題目原是他們的專利品,因為他們有過一個劇本,題目就叫《獨裁者》。卓別林感到事情節外生枝,很有些棘手,便派人前去跟他們談判。談來談去,對方堅持不肯退讓,除非將劇本的拍攝權交給他們,否則決不罷休。不得已,卓別林隻得親自找上門去,好言好語地同他們商量。可是派拉蒙公司堅持,如果卓別林不肯出讓拍攝權,又要借用《獨裁者》這個題目,那就必須交付2萬5千美元的轉讓費,否則就要以侵犯版權罪向法院提出訴訟。
硬也不行,軟也不是,感到左右為難的卓別林靈感爆發,機智地在《獨裁者》前麵添了一個字,使得派拉蒙公司勒索2萬5幹美元的計劃頓時化為泡影。原來,卓別林添上了一個“大”字。按卓別林的解釋,那部電影的題目加了“大”字,成了《大獨裁者》,就不是派拉蒙公司劇本所意味的一般獨裁者了。兩者之間有了質的區別,怎談得上侵犯專利權呢?《大獨裁者》於1940年10月15日正式公映,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感悟
當我們遇到某些棘手的問題時,退讓和妥協隻會讓我們遭受更大的損失和傷害,不妨運用機智去和對方針鋒相對,靈活處理棘手的問題,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不要放棄自己的立場,但要學會靈活處理問題。
幽默不僅是一種智慧,還是一種笑對人生的胸襟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當時有不少年輕人向他求教演講藝術。一天,有個年輕人為了表現自己,滔滔不絕地向蘇格拉底講了許多話,於是,蘇格拉底向他索取雙倍的學費。那年輕人問:“為什麼要我加倍交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