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柯麗瓏不是當副經理嗎?怎麼還到我們這裏擦地板?”
“我想親自體驗一下,美國觀光飯店的地板有什麼不同。”
“你以前也擦過地板嗎?”
“我擦過英國的、德國的、法國的,所以我想嚐試一下擦美國地板是什麼滋味。”
“是不是有什麼不同?”
“這很難解釋,”胡雅特沉思著說,“我想,如果不是親自體會,很難說得明白。”
柏墨爾的眼睛裏,突然閃起一道亮光,用力注視了他半天,才說:“你等於替我們上了一課,羅拔,下班後,請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這次的相遇,使胡雅特進入了美國的觀光事業。自此以後,胡雅特的事業蒸蒸日上,一直幹到洲際大飯店的總裁,手下有64家觀光大飯店,營業範圍伸到世界45國。
感悟
結交優秀的人,並不僅僅是為了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更重要的是要向他們學習成功的經驗,因為成功人士的經曆就像書籍一樣,好的書籍不僅能成為我們的益友,而且很可能成為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良師。比爾·蓋茨說: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把事做到最好的秘訣是用心
宋代著名畫家米芾(公元1051-1107年),小時候曾經跟村裏的一個私塾先生學寫字。學了三年,費了好多紙,卻寫得很平常,先生氣得把他趕走了。
一天,一個趕考的秀才路過。米芾聽說他字寫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說:“要我教你,得用我的紙才行,我的紙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嚇得目瞪口呆。秀才說:“不買我的紙就算了。”米芾急了,忙說:“我找錢去。”
母親經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隻好把唯一的手飾當了五兩紋銀。秀才接過銀子,把一張紙給了米芾。這隻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紙,但米芾不敢輕易下筆,隻是認真琢磨字帖。他用手在書桌上畫著,想著每個字的肩架和筆鋒,漸漸入了迷。
半天後,秀才來了,問:“怎麼不寫呢?
米芾一驚,筆掉在地上,說:“紙貴,怕廢了紙。”
秀才笑道:“你琢磨了這麼半天,寫個字我看看。”
米芾寫了個“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樣,又好像不一樣,可漂亮了。
秀才說:“寫字不隻是動筆,還要動心。你已經懂得竅門了。”
幾天後,秀才要走了,送給米芾一個布包,並叮囑要在他走後打開。米芾目送秀才遠去,打開布包一看:原來是五兩紋銀!不禁掉下了眼淚。米芾一直把五兩紋銀放在書桌上,時刻銘記那位苦心教他寫字的秀才。
感悟
有些人做事情怎麼都做不好,其實,這不是因為他沒有天分,也不是因為他不努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沒有用心。隻有用心去做事情,才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
勤奮是成功的階梯
在漢朝時,有個叫匡衡的少年,他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糊口。隻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但是,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些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幹活不要報酬,隻要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有名的學者。
感悟
每個人都仰慕成功者,甚至許多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可是真正紮紮實實、勤奮努力的人卻少之又少。勤奮才是成功的階梯。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賜,而是勤奮的結果。隻有把握住勤奮的鑰匙,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勤奮是成功的敲門磚。如果真想有所成就,就應當靜下心來,拿起勤奮這塊敲門磚去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