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別把困難在想象中放大,敢去做其實就很簡單(1)(3 / 3)

5個年輕人果然買了刀。到了人少的地方一試,全壞了。原來刀子是用爛鐵打成的。他們返回去找那個賣刀的賣刀人,可他連影子都不見了。回到寨子,他們把這件事講給很有智慧的艾西聽,艾西答應幫助他們。

那個賣刀人在東街場吃到甜頭,又在西街場出現了。他身邊又圍了一群小夥子。艾西背了滿滿一簍煙絲過來,偏偏挨著賣刀人出賣。賣刀人側過身去瞟了一眼,是上等煙絲。他說:“漂亮的小夥子,想買長刀嗎?”說著把擺著的刀拔出來給艾西看。

艾西瞄了瞄說:“是一把好刀。可惜我沒有現錢,賣了煙葉再說吧!”

賣刀人臉上堆起笑容說:“小夥子,我把口袋裏的六把長刀給你,你把這簍煙葉給我,幹不幹?”

艾西說:“可以的,但我家裏等著錢用,要那麼多刀幹什麼呢?刀,我隻要一把,其餘折成錢給我,我才幹!”

賣刀人想想,這刀占了大便宜,就說:“行。”趕忙掏了25元給艾西,又把口袋伸過來,說:“你在裏麵抽一把刀吧!”

艾西說:“不,我就要外麵這一把。”

賣刀人說:“裏麵的新,外麵的摸髒了——”

艾西打斷他的話:“留給你擺樣子?你不是說裏外一樣嗎?”

賣刀人看到這麼多人望著他,連忙說:“一樣的,完全一樣的!”隻好將這唯一的好刀給了艾西。

賣刀人背著五六十斤煙絲,在途中一棵菩提樹下休息。他從裏麵抓出一大把煙絲,剛往鼻子前麵送,就有一股臭味衝過來。細細一看,原來是幹象糞。他急忙再掏一次,下麵芭蕉葉包著的也全是這種東西。

艾西回到寨子,把錢平均分給5個年輕人,說:“外表和裏麵常常不一樣。沒有看清裏麵之前,千萬別輕信漂亮的外表!”

感悟

有些東西有著漂亮的外表,卻沒有同樣完美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表裏不一。在看一樣東西之前,不要被其漂亮的外表所蒙騙,很多東西當場試一試就知道真偽了。

最有效地發揮激勵的作用

公元1040年(北宋仁宗康定元年)9月,黨項羌(北部少數民族羌族的一支)的西夏王李元昊統兵大舉侵犯宋朝。北宋命州判官(官職名)種世衡到邊城寬州(今陝西延安東北)抵禦西夏。

種世衡為了增加邊防力量,激勵當地百姓練習射箭,想出一個很怪的辦法:用白花花的銀子當箭靶!並規定:誰射中了,這銀子就歸誰。寫有這項規定的公文,貼滿了寬州城鄉的大小街巷。

老百姓看完文書,議論紛紛:“出了娘胎,也沒聽過這號新鮮事啊!”大夥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一天試射,寬州軍營大操場內,挾弓帶箭前來參加者如潮如雲,不少僧人、道人、婦女都踴躍前來射箭。一天下來,種世衡沒有食言,將銀靶獎給了射中者。

這樣一開場,寬州百姓爭相練習射箭。大家技巧越來越高,射中的人越來越多。

種世衡靈機一動,又把銀靶的麵積縮小、厚度加大,而總重量仍然不變。這麼一個小小改動,射中的難度加大了,人們的射擊技巧也相應提高了。每次比賽射箭,都成了寬州最熱鬧的日子。

看著大夥兒練射箭技藝的熱情高漲,種世衡又做出了一項新規定:分派徭役時也要射箭,射中者可以減免徭役或分配輕活;人們犯了法也要射箭,射中者可以減輕處罪,有的甚至免罪釋放。

自從種世衡這做法推廣後,寬州百姓人人善射,邊防力量大大增強。在以後抵禦西夏入侵的日子裏,這兒的男女老少大顯神威。射得西夏人心驚膽戰,鼠竄而去。

感悟

激勵別人的辦法有很多,但不外乎分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兩種,這兩種方法各有各的妙處。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最有效地發揮激勵的作用。

成功更青睞於冒險而不是安逸

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巨著《物種起源》和他提出的“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理論,對於人類文明的進程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影響著生物科學研究,而且影響著人類的思維習慣。如果不是他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就不會有這部震撼世界的著作和這種影響世界的理論。

要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並不是說一說那麼簡單,它需要你付出極大的勇氣和艱辛的勞動。達爾文的成功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