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翻譯公司(2 / 2)

而這一批回攏的資金,她們又立刻進行第二次排版。

這次的一萬本,隻用了八天多,就已經所剩無幾。

這當然也跟《毫光》在歐洲的知名度有很大關係,不過這,也讓何苗她們看到了前進的目標與希望。

這段時間,何苗幾乎將所有的空閑時間,都放在了這家公司上。

說是公司,也確實是注冊了,但說起來其實更像是朋友之間的互相協作。

幫忙翻譯的基本都是朋友,也沒什麼人會具體問工資之類的。

可以說,何苗和韋雪兒都是不怎麼合格的管理者。

而這樣的營業模式,自然是不可能長久的,日後必將引起經濟方麵的糾紛的,因此,何苗和韋雪兒正在向韋雪兒的父親取經。

韋雪兒的父親是華夏人,母親是米國人,現在都在京都生活。

對於兩個女孩子想要自力更生,賺錢辦公司,他倒是也秉持著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

他自己心中是不太希望自己女兒在學生期間就為了這些金錢,人情而煩惱的。

但是女兒自己有這個意願,他也不會反對。

畢竟自己隻有這一個女兒,日後公司也是要她來繼承的,早點了解這方麵,也不是沒有好處。

因此,他雖然不會動用自己的實力幫助她們,但如果她們有經營方麵的問題討教,他也不會拒絕。

“你們想要真的把現在幹的,變成一份產業,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確立好上下級的關係,什麼人是什麼職位,一定要區分開。”

韋雪兒的父親如是說。

這讓何苗有點糾結。

“可是,現在幫我們翻譯的都是我的朋友啊,如果我們真的變成了上下級,分得那麼清楚,會不會不太好啊?”

韋雪兒的父親回答道:“正是因為他們是你的朋友,才更應該區分開。”

“現在你們才剛起步,可能大家態度都比較好。”

“可是不論幹什麼,都有厭倦的時候,如果你一個朋友覺得厭煩了,不想翻譯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該怎麼跟他說呢?”

“你如果隻和他是朋友,你說他是不是會影響你們的友情呢?”

“可如果你不處理他,別人是不是也會有樣學樣呢?”

“所以趁早確立下具體的級別,把那些賣你人情幫助你的人清出去,把真的想要好好幹下去的人留下來,才是真正的公司應該做的事。”

這一番話,不得不說對兩個女孩兒的啟發非常大。

總是靠著朋友關係來完成作品,這樣的公司是長久不了的。

何苗又發問道:“可我們現在的作品,如果沒有人幫助我們,我們也沒法這麼快拿出作品來做業績啊。”

對方笑著說道:“那就更應該建立級別體係了。”

“現在的老員工,實在不行你們可以采取股份激勵的方式嘛!”

“對於那些有興趣幹下去的人,把股份分給他們,讓他們也成為公司的擁有者之一,他們自然會詳盡辦法讓公司繼續生存下去的。”

何苗一邊聽著,一邊快速的記錄著對方的話,認真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