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九章 做夢(1 / 1)

她仿佛做了了一個很長的夢,夢裏父親和母親雙雙都還健在,三人手牽著手一起上街去看燈,依稀是上元佳節,街上擠滿了 湊熱鬧的路人,各式各樣的花燈映著一張張陌生的麵孔。她看中了一個紅色鮫綃麵的宮燈,當她轉過身後,卻發現父親和母親都不見了,她四下尋找,懷裏還抱著那盞宮燈,站在人群中,可是卻看不見父母的影子。

夢做到這裏就醒了,她睜開雙眼,看見一個老村婦正端著一碗冒熱氣的白粥坐在她的床邊,她張了張口,問道,“大娘,這是哪裏?”

那老婦人說道,“這是驪山山下,我家相公和兒子都是這山上的獵人,你三天前昏迷在了我家門口,我看到了,便將你抱了回來。”

楊出雲點了點頭,又突然想起了什麼,猛地握住那老人家的手,“請問大娘,你有沒有看到和我一起的同伴?是個年輕男子,高高瘦瘦的。”

那老村婦皺了下眉,“那個快要死的人是你的同伴?哎呦,真是傷的不輕,我用藥酒給他擦了身體,可他還是沒有醒過來!”

楊出雲聽完她的話,心一沉,立刻下了床,披了件衣服就隨那村婦到李恪的房間去。推開柴木門,李恪就躺在那炕上,麵色紅潤,氣息卻有些微弱。她摸了摸他的額頭,“他不會是在發燒吧?”

村婦點點頭,“他這個樣子已經三天了,吃不下藥也喝不進水,看他這樣子我還真是擔心。”

楊出雲想了想,從懷中掏出幾塊碎銀子,塞進那村婦的手裏,“大娘,這幾天麻煩你了,真是對不住,我們這就走,隻是不知這裏離長安城有多遠?怎麼才能快些走?我夫君受了傷,必須要盡快醫治。”

“長安?”村婦一瞪眼,“長安離這遠了,洛陽倒是蠻近的,我讓我兒子用牛車拉你們進城,不出一日就到了。”

楊出雲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那就謝謝大娘了!”

“你們到了洛陽,就去找一位叫方道南的大夫,他可是位神醫啊!這小夥子的病,恐怕也隻有他能治了。”那村婦好心提醒她,“隻是那方道南性子古怪,立下三個‘不醫’。”

“不醫?哪三不醫?”她疑惑地問道。

“雨天不醫,達官顯貴者不醫,姓氏為楊者也不醫。”村婦解釋道。

“憑什麼姓楊的不醫?難道他瞧不起姓楊的?”楊出雲憤憤的看著她。

那村婦閃了閃,“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那是他立下的規矩,從無人打破。”

楊出雲無可奈何,隻得答應。村婦讓自己男人用牛車送他們進城,整整走了三天才走到洛陽。楊出雲抱著一直昏迷不醒的李恪匆忙來到方道南的醫館,方道南隻看了眼今天的天氣就輕描淡寫地說,“今天天色陰沉不定,是要下大雨的征兆啊,不醫不醫……”說罷,就擺了擺手讓他們走。

楊出雲忍無可忍,將昏迷的李恪放到一邊,擼起袖子就要打人,“什麼狗屁規矩,什麼三不醫,本姑娘今天就把你這個破店砸了,看你醫不醫!”

方道南隻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來人,把她給我轟出去!”

楊出雲冷哼一聲,“我倒要看看誰敢動我。”

李恪從夢中醒來,見到楊出雲擼起袖子就要同人火拚的樣子不由笑了笑,她總是這麼衝動。立刻掙紮著站起來,“方先生,不知閣下為何不醫?”

楊出雲連忙過去扶他,又對方道南瞪了一眼,“為什麼不醫,他找揍唄!”

李恪愣了愣,正色對楊出雲說,“雲兒,別胡鬧。”

方道南看向外麵的天空,“我說過,雨天不醫。”

“那要怎樣才能醫?”

“除非來者姓李。”方道南回頭看向李恪。

楊出雲咬了咬牙,要不是李恪一直拉著她她早就動手了,“你這人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姓楊的不醫姓李的就醫?莫非姓楊的跟你有仇,姓李的有恩與你?”

方道南笑了笑,“這位姑娘還真就說對了,的確是姓楊的與我有仇,姓李的與我有恩。當年隋煬帝執政時期,百姓民不聊生,我家一家老小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多虧遇到了唐高祖皇帝的軍隊,收我做一名軍醫才得以逃生。從那以後,李家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李恪從懷中拿出一塊不大的金牌,楊出雲也沒能看清上麵寫些什麼,卻看到方道南眼眸中閃過一絲驚愕,對李恪拱了拱手,“想不到竟在此遇見恩人後裔,公子怎麼稱呼?”

“叫我李公子就好。”李恪淡淡地說。

“好,李公子請進內堂,我為李公子瞧瞧。”

楊出雲抱膀在一旁看著這兩個人,真不明白這個方道南怎麼可以一瞬間轉變這麼大。

短短兩天李恪的傷就痊愈了,楊出雲不能置信的看著李恪的傷口,居然一點傷疤都沒有烙下,真是神醫,但她是不會承認方道南是神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