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曆史時空中,1939年注定是一個異常動蕩的年份。
2月到3月,日本軍隊以狂風掃落葉之勢,一舉占領了東印度群島。並派出了數十個陸軍甲種師團穩固其占領區的統治。
3月到4月,德國遠東艦隊出訪z國龍衛軍後,竟然變成了龍衛軍的兩大常設海軍艦隊分別駐紮在旅順和秦皇島。此舉極大的刺激重慶當麵的蔣大委員長,就連日本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也酸溜溜的說道,以後日本海軍想在z國黃海、渤海海域自由航行也要看龍衛軍的臉色了。不過日本很快迎來了不少利好消息:日本外相訪問德國取得了豐碩成果,德國方麵重新開啟了日本政府的全方麵合作,並且兩國結成了戰略同盟。日本地質勘探部門在印尼等地,陸續發現了儲量頗為可觀的石油、天然氣以及金屬礦產等戰略資源。這使得整個日本都感到了無比的興奮,原來能這麼輕鬆的就獲得了他們急需的戰略資源,南下戰略還是真是日本的最好選擇啊!石原莞爾更是因為成功策動此番戰略榮升至日本軍部副總參謀長。
4月到5月,從歐洲出發英、法、荷聯合討日艦隊終於抵達了東南亞。可是他們並沒有敢向日本宣戰,因為此時日本與德國簽訂了戰略同盟條例,如果他們此時向日本宣戰,而日本也隨之對他們這些國家宣戰之後,那麼德國也勢必要向他們這些國家宣戰了。這樣的局勢是英法等國不願意麵對的。
因此討日聯合艦隊經過慎重選擇後, 隻是向日本海軍艦隊發起了攻擊。可是早就等候多時的日本海軍聯合日本陸軍,在南洋諸島上給這隻並不強大的聯合艦隊設置了一個個墳場。海軍突襲,艦載機不要命使得玉碎進攻,陸軍滲透,陸航戰機配合海軍艦船進行立體火力打擊。在新的戰法,新的攻勢麵前,本就裝備不太強的討日聯合艦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少數高級將領僥幸逃出生天。
消息傳出後,英、法、美等國極度震驚。就在這些國家首腦商議再次組成更大規模、更好裝備的聯合艦隊時,徹底消化完占領波蘭戰果,得到龍衛軍交換來的秘密武器後進行了本土化的德國迅速與奧地利共和國合並。第二天,三百萬德國軍隊再一次祭出閃電戰,幾乎同一時間向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盧森堡、匈牙利、荷蘭 、丹麥等國。
不到24小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率先投降,成為了德國的仆從國。不到36小時,荷蘭、丹麥、比利時、盧森堡就被攻陷了首府,這些國家的主權宣布滅亡。不到72小時,這些國家的一些勢力在德國的扶持下,迅速組成親德政府,並宣布加入德國仆從國行列。
亂了,全亂了!整個歐洲都被德國這一連串迅雷不及掩耳、令人眼花繚亂的行動給整蒙了,麵對以及露出嗜血獠牙的德國,英法在自己的本土沒有受到攻擊的時候,也不敢輕易招惹德國了,他們隻是不鹹不淡的發出了一些聲明後,就開始著手準備自己本國的防禦了。
英法等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那句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盟友就是用來的擋槍口的。
到了6月中旬,德國已經實現了本土周邊國家的占領、蠶食、吞並,一時間整個歐洲都開始驚呼狼來了。
蘇俄方麵,這幾年過的並不太順心的斯大胡子,十分眼饞德國小胡子的豐功偉績!於是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貪欲,立即發動了對芬蘭的攻勢。
其實,這是斯大胡子預謀已久的事情了。此時見到德國小胡子在歐洲翻雨覆雨,貪婪的斯大胡子怎肯甘於人後呢。蘇俄方麵多次以維護西北邊界和列寧格勒的安全為由,要求同芬蘭交換領土和租借軍事基地,蘇芬雙方就此問題曾經展開了多輪談判,但是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6月下旬,蘇俄單方麵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次日中斷了兩國外交關係。6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45萬人)、2000輛戰車和1000餘架作戰飛機向芬蘭發起全線進攻,宣布在其占領區帖裏約基成立了以O.V.庫西寧為首的芬蘭民主政府,聲稱蘇軍是應該政府要求越過邊界的。而芬軍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了的堅固工事,這裏的地形、交通、氣候都不同於中歐平原,是一個易守、難攻,有利於芬軍輕裝小部隊作戰,而不利於蘇軍重裝大部隊行動的特殊戰場。芬軍利用沼澤森林等有利地形,展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