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軍莫明其妙的看著漢軍,不明白漢軍為嘛要練嗓子,這是要開劇院還是怎麼著?
又過了一會兒,大宛統帥見對麵漢軍沒有行動,中右二路已經全麵接戰,於是下令準備出擊。
大宛軍才要行動,對麵,漢軍又一次放聲呐喊起來,而且一邊喊一邊紛紛舉起了武器!
大宛統帥吃了一驚,急令備戰,準備應付漢軍進攻,但漢軍呐喊而舞蹈,晃著手裏的武器,卻就是沒有攻過來。
大宛統帥有些著急了。
右路明顯的已經吃緊,他這邊還沒開戰,這算什麼事?
他下令出擊,心裏打定主意,這一回,任漢軍喊破喉嚨也不理會了。
孫威見大宛軍開始異動,一聲令下,隻見整個漢軍突然動了起來!
大宛軍統帥生怕中了漢軍計謀,急令行動暫停,看看漢軍打算怎麼動再說。
漢軍這一動,動的還真不小,左右交叉,前後互換,走的人來馬往,什麼: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鬥底陣、五虎群羊陣、六宇連方陣、七星北鬥陣、八門金鎖陣、九父星觀陣、十麵埋伏陣。。。。。。一時間陣法變換不斷,看的個大宛統帥頭暈目眩,要不是最後大宛統帥決定不再看了,孫威能把這此陣法從最先到最後再從最後到最先再按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的順序組合著演習上無數回。
孫威一邊指揮著士兵們走陣,一邊盯著大腕的動靜,眼見大宛好象又有異動,他手中旗一卷,漢軍陣勢收起,正是一個二龍出水陣,隨即手向前一揮,隻見漢軍左陣前出,鼓躁呐喊,真的開始列陣前行了。
大宛統帥這才算出了一口氣。
這折騰了這麼長時間,終於來了,他連聲下令,也是兵分二路,準備迎擊。
漢軍左陣出,行數十丈,一聲號令,左陣。。。。。。又退回去了。
沒錯,退回去了。但左陣退,右陣又出,看來是孫威沒打算好,臨時改了主意,打算從右路開攻。
大宛統帥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實在不知道對麵的漢軍將領算哪門子將領,這算什麼指揮法,他也跟著下達命令,兵力改向右路,打算著來個迎頭痛擊。
大宛軍陣形才變,漢軍又變了,這一回右路也退回去了,兩路彙合,轉眼間又變天地三才陣,中路突起,左右微後。
大宛統帥終於服了。
這一回他是下定決心了,管你變什麼陣形,我就閉著眼往前殺!
號角聲起,大宛軍橫向排開,全軍向前!
這一邊,大宛軍才一向前,那一邊,突然間漢軍已經大敗。隻見漢軍全軍倉皇後退,旗幟伏倒,鼓聲不揚,士卒們大聲亂叫著往後跑。
大宛軍統帥一見心驚,急令全軍停止前進。
這情形可不對頭。
這還離著二三裏的距離呢,怎麼對麵漢軍就敗了?而且敗的極慘,這怎麼可能?不對頭,這明顯的是有計,極可能是誘敵之計!
想到此處,大宛軍統帥急令全軍停止前進,觀望一下再說。
漢軍見大宛軍居然停止了前進,也就停止了後退,又重新回到原地,列起陣勢,向著對麵的大宛軍連聲叫罵,極做挑釁。
漢軍越是挑釁,大宛統帥就越不敢輕出。
事情明擺著,對麵的漢軍人數也少,力量也弱,卻如此挑釁,究竟有什麼陰謀?
思量良久,大宛統帥仍是看不懂這舉動中的真意,此時右路已經結束了戰鬥,漢軍已經開始集中攻擊中路,大宛統帥有些心慌了。
這可不行,不管什麼陰謀,這麼幹看著也不是辦法,他咬著牙下令,準備出擊,而且心中再次打定主意,這一回任你玩兒出花兒來也不管了,無論如何,總得打上一仗。
但他的這個命令沒有來得及下。
因為孫威出馬了。
一人一騎,單獨出馬了。
孫威往兩軍陣前一站,揚聲大叫:“眾叛賊聽了!爾等宵小,不伏天朝,今我大軍,已經來到,速速投降,方是正道,如有遲疑,殺你個片甲不留!格老子的,日你先人板板,你榔個的弄個錘子!”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其實也不算亂七八糟,孫威的意思,能扯多久扯多久。雖然打油詩他水平不夠,到最後實在不能合折押韻了,但隨口再來兩句四川陝西的方言,讓大宛人翻譯起來費點兒事也是好的。
大宛通譯果然上當。那通譯剛開始還隨口翻譯,到了“格老子的,日你先人板板”一句就有些發暈了,及至“你榔個的弄個錘子”,算是徹底暈菜,隻得回頭和其他通譯研究,看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