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漢軍在使用弓箭。
號角聲響起。
西域軍雖然混亂未止,但已經不得不強行發起攻擊,因為漢軍已經開始了屠殺,他們如果等到自己整理好陣形再出擊,隻怕整個陣形裏都沒活人了。
西域軍中路人數眾多的劣勢終於顯現出來------沒錯,是劣勢,不是優勢。
人多當然是優勢,但要看在哪裏。當人數密集的麵對弓箭時,這可不是優勢,是劣勢,因為人數太多,占位太密,所以西域軍反而沒有了多大的機動空間,麵對著一排排的箭雨,這些人隻能迎著衝上來,卻沒有辦法躲避。
正麵的西域軍士兵一再衝擊,但在漢軍弓箭麵前,幾乎沒有反擊的餘地,一批人衝上來,倒下,另一批人再衝上來,再倒下。漢軍陣勢前十幾步,累累的堆積起無數西域人的屍骨。
然而,西域軍沒有後退。因為他們沒辦法後退。
身後仍是人,是自己的隊友。隊友的身後,還是隊友的隊友。
太多的人,反而困住了自己。
戰場的情形不斷轉換著,雖然漢軍主力的前進速度已經夠慢,但畢竟是在前進,迎麵的西域軍也在不顧死傷的前進著,終於,漢軍也進入了西域軍弓箭的射程。
西域人倒也不是都沒有弓箭,但他們的弓箭既少且弱,與漢軍相比,實在差的太遠了,射擊技術也差的不是一般大。
戰場上,箭開始亂飛,此時倒下的已不僅僅是西域軍的士兵,雖然西域人的弓箭比起漢軍弓箭來差了許多,但畢竟不是孩子的玩具,漢軍的士兵們也在不斷的倒下。
此時,西域軍終於展開了隊形,仗著人數多,他們的主力又分成了三路,中路繼續血拚漢軍,左右兩側開始冒著箭雨不斷前進,試圖包圍漢軍,逐漸的,西域軍的隊形成了一個凹形,在凹形中間是漢軍部隊。
“嗚~~~~~”悠長的號角響起,西域軍大聲呐喊著發起全麵攻擊,左右兩側由於受到的弓箭攻擊較少,迅速接近漢軍,正麵,隨著漢軍士卒所攜帶的弩箭的迅速消耗,西域軍的進攻也越來越犀利,終於,漢軍與西域軍全麵進入了肉搏的階段。
此時漢軍的優勢開始逆轉。西域軍三麵包圍了漢軍主力,不顧一切的拚命攻擊,就算自己傷亡遠超漢軍,隻要把漢軍包圍全殲,甚至哪怕是殲滅了一部分,就是成功,因為漢軍承受不起一次重大的失敗,這一點,不但歐陽自遠看的很清楚,多裏安克欽也同樣看的很清楚。
“將軍!”柳千惠身後,那將領又一次叫了起來,聲音滿是焦急。
柳千惠揮了一下手,示意那將領閉嘴,她自己的眼睛則緊盯著漢軍主力的中央一帶。
自遠,你為什麼還不發信號?
同一時間,錢子長也在張望,為了防止自己在人群中看不到信號,他甚至幹脆站到了馬背上。
他的左側,西域左路軍已經開始繞行,遠遠的繞開飛錐車陣,雖然這樣繞過去實在有些遠水不救近火,但總算有個行動,不至於隻能站在那裏噴口水。錢子長的神情也是極為焦急,他也在等著那關鍵的信號,眼看著西域左路已經快要繞開飛錐車陣了,怎麼歐陽將軍的信號還是不出現?
漢軍中路,由於弓箭基本用光,漢軍與西域軍開始肉搏,在人數占優的西域軍的攻擊下,漢軍的陣形被慢慢壓縮,不斷後退著。
“舉旗!”歐陽自遠見時機已到,果斷下令。
一邊上,一名旗手將大旗向上力舉。
一聲尖嘯傳來,跟著是無數支箭,黑壓壓的射向大旗。
這是多裏安克欽的鳴鏑箭。
多裏安克欽能夠當上整個西域聯軍統帥,依靠的不僅僅是他是精絕國人這一身份,同時,他也有他的絕技,那就是鳴鏑箭。
這箭有普通弓箭五支綁在一起那麼粗,上麵帶著一個小小的竹筒,以大弓發出,發出之後,箭聲尖銳,可以引導其他弓箭攻擊。
據說,此箭是從匈奴人頭領冒頓處學來的,究竟是不是,卻沒有人敢問,因為多裏安克欽一直宣稱這是自己的發明。
當然,也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兩個人都發明的鳴鏑。
現在,多裏安克欽就用這鳴鏑來聚集自己一方的弓箭。其實這也是他使用鳴鏑的原因,西域人的弓箭不多,如果分散使用,沒什麼威力,隻有集中使用才有效,這鳴鏑正好可以引導弓箭集中。
多裏安克欽不知道漢軍中路為什麼要舉旗,但在這樣的情形下舉旗,肯定不是好事,而將中軍大旗射落,至少對西域軍的士氣是一件好事,所以他果斷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