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五章 諷刺之意(3 / 3)

“董太師,你是三朝元老,忠心耿耿,你的話有道理,按理說,朕不應該拒絕。但你也知道,朕是一國之君,江山社稷,不得不考慮清楚。朕不知道這個人是故意而為,還是一時衝動,朕隻知道,這個人要對朕不利,朕決不允許,所以朕要殺了這個人,不然的話,朕會惶恐不安的。”周乾斌故意這樣說道,仍然是看著董鍾的表情,董鍾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人,一目了然。

果然,聽了這樣的話,董鍾激動起來了:”皇上三思啊,如果皇上殺了那個人,肯定是後悔莫及的。皇上,據臣所知,六皇子已經死於非命,就剩下這麼一個讓孩子,孤苦無依,這是皇家的血脈,應該好好保護啊。”董鍾說到這裏,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居然把周乾原的情況說出來了。想收回來,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得周乾斌厲聲問道……

“你怎麼知道周乾原已經死了,朕都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找到了周乾原,將他保護起來,想要圖謀不軌?”

董鍾沒想到周乾斌居然問出這樣的問題,嚇了一跳,急忙跪下來說道:”皇上明察,老臣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隻是聽說,聽說而已,具體情況根本就不知道。現在聽到皇上這麼一說,才知道確有其事。皇上,老臣從來沒有想到意圖不軌,而且老臣也相信六皇子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

“你不是六弟,你怎麼知道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董鍾真的幫著周乾原說話,周乾斌氣憤不已,孫溪燕說的果然是真的,”你剛才說聽說六弟死了,你怎麼會聽說,從哪裏知道,統統道來。”

看來這一次周乾斌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了,董鍾不得不小心應付,不能把夜明珠的事情說出來,就隻能來想辦法,想了想,說道:”老臣按照先皇的托付,這幾年一直在尋找六皇子的下落,不敢怠慢。前幾天來了一個故友,說起了這件事,告訴老臣,六皇子已經被人所害,留下一個孩子,不知現在何處。老臣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讓人四方打聽,杳無信息,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入了皇宮。老臣雖然並沒有見過這個人,但卻聽說這個人思想單純,沒有見過世麵,老臣覺得皇上說的事情那個人恐怕,恐怕不會去做。老臣希望皇上可以好好想想,千萬不要錯殺好人,否則的話,後悔晚矣了。”

“錯殺好人?您覺得周乾原是個好人嗎?”周乾斌冷笑地問道,”想當初,二十年前,圖謀不軌,證據確鑿,本來就是死罪。先皇開恩,放了他一馬,不但不知悔改,而且變本加厲,勾結官員,企圖逼宮。要不是朕當年發現及時,先皇可能早就死在這個人手裏了。現在這個寧月居然還想怎樣,你覺得朕還可以放過他嗎,如果放了這個人,怎麼對得起父皇?”

周乾斌的話讓董鍾無話可說,根本就是顛倒是非,逼宮的人是周乾斌,不是周乾原,要不然現在坐在這裏的人不可能是他。但這樣的話董鍾不可能有機會說出來,自古以來,成則王侯敗則寇,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得罪了當今皇上,自己的命就保不住了,那倒無所謂,董鍾早就知道可能會有這麼一天,也有所準備。但為了保護周乾原,還是不得不委曲求全,說道:”皇上,六皇子當年年輕氣盛,不知道利害關係,所以一時激動,才會如此,也是無可柰何。後來僥幸逃脫、隱姓埋名,活到現在,也算是幸運。皇上,本是同根生相煎董太急,您又何必,這麼多年天下太平,如果六皇子有什麼異心,恐怕早就不安於室了。老臣希望皇上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千萬不要錯殺好人啊。”

“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話,煩不煩?”周乾斌不耐煩地說道,沉默了一會,又道,”其實你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沒有那天的事,朕還是可以考慮放他一條生路,隻可惜他自己不珍惜,那就怪不得朕了,朕必須秉公處理,以安民心。”

“皇上,老臣明白,如果不是萬分生氣,不可能有這樣的決定,是不是?但這個人身份特殊,畢竟是六皇子唯一的血脈,也是皇家的血脈,如果就這樣死了,先皇地下有知,恐怕是死不瞑目啊。”董鍾急忙勸道,”這件事必須三思而後行,皇上要考慮清楚啊。”

“如果朕沒有考慮清楚,朕就不會讓你過來,更不可能告訴你這些話。朕就是想看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沒想到董鍾啊董鍾,你真的讓朕失望透頂,你明不明白?”周乾斌搖著頭,不無遺憾地說道,”原來有人告訴朕,你勾結周乾原,密謀造反,剛開始朕還不相信,現在看起來,不得不信了。董鍾,朕不知道朕什麼地方對不起你了,你說說看看,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說啊?”

“密謀造反,怎麼會呢,皇上,老臣從來沒有想過,也從來都不知道六皇子現在何處,怎麼會勾結?”董鍾顯得非常震驚,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著周乾斌說道,”老臣身體不好,久不上朝,根本不知道朝廷大事,怎麼會密謀造反?世受皇恩,無以為報,如果皇上不相信,老臣可以以死為決,讓皇上看看老臣的赤膽忠心。”董鍾說的義薄雲天,鏗鏘有力。說完以後,聽到一陣掌聲,抬起頭看到周乾斌笑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