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管理財富——搭配好了就是用錢生錢(1 / 3)

第一節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財富也要組合才好

“財務部長”檔案

【姓名】馮義偉

【昵稱】財務部長

【年齡】33歲

【職業】公務員

【月收入】6000元

【理財宣言】我從不將賭注壓在一輪遊戲上

對於財富,是要有一定規劃和安排的,並非某個投資好,就將資金全盤注入,這樣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風險太大,萬一遇到風險,則全部遭受損失。所以,財富要搭配組合起來為宜。

Step 01 一籃子的金蛋,一翻就全完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安全還是分開放在不同籃子安全?”“當然是分開放安全了。”小剛毫不猶豫地回答,要是他投資前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就不會遭受重大損失了。小剛決定向姐夫馮義偉多學學。

“財務部長”這一官職可並非馮義偉的官銜,他在單位也就是個小科室的副科長,而“財務部長”則是家人封給他的。

一般家庭大多把錢交給妻子打理,而馮義偉家則沒有這樣做。一方麵,妻子不喜歡算計來算計去,交給妻子的錢,她基本都存進銀行,通貨膨脹的今天,存銀行的利息還沒貶值的多呢!另一方麵,馮義偉的工作輕鬆,如果不開會,上頭沒什麼任務交代,他就待在辦公室上上網,看看新聞。而且他喜歡琢磨一些“錢生錢”的方法,所以,家裏的財政大權就由他來掌握了。

馮義偉大學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從當初的小職員做起,一步一步,先升為辦公室副主任,慢慢轉為正的,之後又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科室的副科長,如果不出問題,科長的正職會落在他身上。而他對於財富的管理,也跟他的工作一樣,總要弄得妥妥當當,爭取萬無一失。

所以,即便是股市處於牛市,他依然會分配好各種投資的比例,而不是將投資全放在股市。他說這是分散風險。

馮義偉妻子的弟弟小剛問他,“姐夫,你怎麼就沉得住氣,難道你不想發財嗎?公務員的工資也不是太高啊?”

馮義偉笑笑,“正因為公務員的工資並不高,所以我才要保住我已經得到的財富,安全投資最重要嘛。如果資金都投入股市,就相當於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一旦籃子翻了,這風險我可承受不起。其實,說到底,投資的風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毫無應對風險的能力和措施。”

小剛聽了點點頭。要是早聽聽姐夫的意見,他也就不會損失那麼多錢了。小剛在股市一片紅火、大家都炒股時一股腦兒將自己的存款都投入了一支據說很好的股票中。結果,他進場的時間股價已經處於高位了,沒幾天,股價就開始下跌,要不是他止損快,恐怕存款就賠完了。

馮義偉對小剛說:“財富就好像是一個一個的雞蛋,稍不注意就可能會碎掉,就好像說有10個雞蛋,你覺得把它們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雞蛋因籃子打翻而摔破的可能性大,還是分別放在5個籃子裏雞蛋摔破的可能性大呢?”

小剛想了想,“放進一個籃子裏,可能稍不注意,這個籃子就被撞翻,那雞蛋就全沒了,如果分開放在5個籃子裏,同時撞翻5個籃子的幾率要小很多,所以,即使有籃子被撞翻,雞蛋被摔碎,還有其餘的雞蛋在。”

“是啊,我們投資又何嚐不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在一個領域,萬一發生你無法控製的風險,可能一籃子都會損失掉。而如果將資產分配在不同領域,一旦這個領域發生風險,可能那個領域又獲得了利潤,這樣兩相抵消後,起碼能保護資產的安全。”馮義偉把這個道理講給小剛。

我們之所以進行投資,考慮的就是投資所帶來的回報,而不同的投資渠道,獲得的收益是不同的。如果把錢放在身上或家中,那麼無論多久,都不可能“生”出錢來。如果把錢放在銀行,可以獲得利息,但和投資債券相比,利息就少很多,如果將錢投到債券市場,和基金相比,收益也不算高。如果投到基金市場呢?基金的利潤與股票相比,顯然股票獲利後的利潤更加可觀。所以,人們往往會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忽視其中的風險,如果將資產分門別類投資在這些不同領域,風險和收益不就得到了搭配嗎?看小剛聽得認真,馮義偉繼續說。

“當我們投資某一種產品時,也會考慮其流動性,流動性往往和收益呈反比。往往是流動性好的投資,回報就低一些,流動性較差的投資,回報相對較高。像銀行的活期存款流動性就比定期存款好,但活期存款的利息就遠遠小於定期利息。而債券、基金、股票等流動性比銀行存款更差一些,不過回報率卻高於銀行存款。所以,追求任何一方麵都會帶來另一反麵的缺陷,若隻追求高回報率,可能會遇到緊急用錢而投資品無法變現的狀況;如果隻追求高流動性,則回報就很小。你說,若不將資產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如何兼顧這二者呢?”馮義偉一口氣說完,小剛連連點頭。

“姐夫,看來你這‘財務部長’的封號還真沒封錯,家裏的財政大權交由你掌管,我姐還真是省了很多心呢!”小剛很佩服。

“嗬嗬,管理家庭的錢財,其實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呢,有時候,比我的工作還難呢!”馮義偉發自肺腑地說。

Step 02 越是不相關的投資標的,越要搭配組合

雞蛋要分籃子放,但是這些籃子要放在哪裏呢?都放在一起?不行,放在一起不照樣一損俱損嗎。馮義偉說:“把裝有雞蛋的籃子放在不同角落,這樣才安全。”資產也是如此哦!越不相關的投資標的,搭配組合才越安全。

“姐夫,我還有個問題,你說雞蛋放一個籃子容易一損俱損,但如果都分開放了,但籃子都放在桌子上,桌子一倒,不也都摔碎了嗎?這樣看來,分多少個籃子放也不安全啊?”小剛提出自己的看法。

“是的,我有個朋友,他也知道要分散風險,於是,他買了不同公司的股票,看起來,似乎每隻股票互不相關,能分擔一些風險,但在股市整體下跌的形勢下,這些股票還是無一幸免,都被套牢了。這就是所謂的‘係統性風險’。因為這個朋友持有的都是股票,所以係統性風險就難以躲避。這就類似於你說‘的籃子全部放在桌子上’。”馮義偉回答小剛的問題。

“那就是說,分散資金分得越開越好,不要投資同一類資產?”小剛根據姐夫說的,講出自己的看法。

“對,資產的搭配組合,講究的就是各種投資類型的組合,而不是同一種類型不同對象的組合。而且越是不相關的投資標的,越要將它們搭配組合起來。因為不相關,所以風險來臨時,才可能不會影響到所有投資,才能達到平衡風險的要求。相當於把裝有不同雞蛋的籃子放在不同的角落,這樣才更加安全。”馮義偉讚同小剛的看法。

接下來,馮義偉對自己家庭的收入做了一個統計,因為想要組合搭配資產,就要先明白自己的家庭屬於何種類型,根據家庭類型來組合搭配才符合家庭的需要。

小剛看著這一統計情況,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你看,我們的月支出在8000元左右,一般留出3~6個月的緊急備用金,也就是需要3~5萬元的應急備用金,而我們一年可以結餘7萬元,這筆結餘就可作為固定的應急備用金。現有資產總共有99萬元,投資出去的有11萬元。我和你姐的年齡不算大,工作都比較穩定,未來收入還能夠有所增長。加上我們的保障也算充足,即使有點意外,保險也能分擔一些經濟壓力。因此,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們屬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家庭。”馮義偉分析給小剛聽。

我的風險偏好一般,我沒有特別喜歡冒險型的投資,也沒有很保守地不願意投資,而你姐將錢都交給我管理,她對這些不管,這樣就算家庭的風險偏好屬於穩健型的吧。

“我們未來的理財目標,主要有菲菲的教育費用和我們的退休養老費用。雖然看起來比較長遠,但現在的教育金和養老金數額都不小,所以,要從現在開始,保證家庭資產的穩定增長才能確保理財目標的實現。”馮義偉愛憐地摸摸在一邊玩耍的女兒菲菲。

理財提醒

其他理財類型的資產配置比例

除了穩健型的理財方式,還有保守型和激進型的理財類型。

保守型的人群建議配置低風險的產品多一些,在60%左右,中等風險的產品在40%左右,就不要嚐試高風險理財渠道了。

激進型的人群可以降低風險產品,20%左右的比例即可,中等風險產品可配置40%左右,高風險產品也配置40%左右,但要注意防範風險。

“所以,穩健型的理財方式,一般是將低風險的產品配置在40%左右,中等風險的產品配置在40%左右,高風險的產品就在20%左右。”馮義偉在邊上寫下這幾個數字。

“那具體的低風險、高風險產品都有哪些,又怎麼搭配呢?”小剛抱起外甥女菲菲,問道。

“一般低風險的產品主要是銀行儲蓄、國債、貨幣型基金、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等。中等風險的產品主要有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比較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等。高風險的產品則包括賬戶黃金、股票、股票型基金、房產等。將這些不同風險程度的投資標的按照比例組合起來,家庭資產配置就形成一個多元化、穩健型的理財方式,以此來實現家庭長期的理財目標。”馮義偉仔細說道。

“比如說我家,有4萬元存款,有2萬元國債,就等於有6萬元屬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然後有3萬元的混合型基金,3萬元的股票,房子因為是自住,就不算是投資了。所以,這樣看來,低風險的投資占了50%,中等風險的占了25%,高風險的投資占了25%,所以,我得再加點中等風險的投資,今年打算買點銀行理財產品,據說收益不錯。”馮義偉說著。

“看來,資產配置聽上去簡單,實際上還是需要好好琢磨,各家跟各家的配置情況也不盡相同。”小剛說。

“是的。對於所分的這些類型,還要注意投資時不要有所重疊,比如你投資了房產,就要避免投資房產股票,處於房產火熱時期,可能兩個你都能夠大賺,但運氣不可能永遠那麼好,一旦房價下跌,房產股票也會受到影響,那你就要承受這兩者的損失了。所以,如果投資了房產,股票就避開房產股,目光放在與房產毫無關係的內容上,這才是組合搭配的要點。”馮義偉說完,菲菲就嚷著要爸爸陪她玩了。

小剛想,這些關於投資的“金玉良言”他可要謹記在心。

理財經驗

資產配置方法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用年齡來衡量投資比例分配,即按照投資者的年齡段來劃分,年齡大,就要少冒險,追求穩健型的資產配置,減少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比如50歲的人就比30歲的人高風險投資比例要少一些。第二種是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再圍繞這種投資搭配一些其他投資,即根據投資目標,尋找能夠讓自己實現目標的投資工具,在該類投資工具上配置較高的比例,然後圍繞著核心投資工具,再從“互補”和“增強”兩方麵來考慮,配置一些其他資產。比如,選擇了基金定投的方式,那麼可以圍繞著基金定投再補充點債券、分紅型保險等。

第二節 養“基”,也要搭配好品種

基金可不是單單一個種類,在投資基金時,是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到一個基金品種裏呢,還是分散資金到不同的基金種類中?既然前麵已經知道資產要搭配組合,那麼投資基金,當然也要把不同基金種類進行組合搭配。

Step 01 不要所有錢都養一類“基”

千挑萬選,是不是就將寶押在這精心挑選的一隻基金上麵呢?當然不要。馮義偉有自己的心得:“一隻基金的風險太大,還是搭配組合好。”搭配組合也要配不同類型的基金,看類型而不是看數量。

這幾天,馮義偉吃過晚飯就進書房,也不陪孩子玩。妻子收拾完廚房鍋碗後,也不看自己愛看的電視劇了,到書房看老公到底被什麼給“迷”住了。

進了書房,發現電腦上顯示的都是趨勢圖之類,馮義偉在專注地看這些圖和分析。

妻子轉身出去,拿了一個蘋果進來,坐在馮義偉的身旁,削了起來。

“你看的這是股票嗎?”妻子小心翼翼地削著蘋果。

“不是,這些是基金的資料。我想挑兩隻基金來買,看了幾天,還沒選好。”馮義偉眼睛一直盯著電腦。

“對了,我記得你之前不是定投過一隻基金嗎?怎麼還要投基金呢?”妻子把削斷的蘋果皮放在桌子上。

“之前定投的那隻基金是為了以後我們養老而投的,那是長期的。現在選基金,是想投個兩三年的,不然錢放在銀行貶值太快了。”馮義偉說完,又專注於電腦上的數據了。

看了一會兒,馮義偉指著兩隻基金給妻子看,“我覺得這兩隻不錯,觀察了幾天,打算買這兩隻。”

“中海貨幣B,嘉實理財增長,這兩隻基金好嗎?”妻子把削好的蘋果切成兩半,遞給馮義偉一半。

“這個中海貨幣B屬於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債券和貨幣兩大領域,風險比較小,屬於較安全型的。而嘉實理財增長則是混合型基金,有一大部分投資於股票市場,有一部分投資於債券市場,還有一小部分投資於貨幣市場。它的綜合評級在4顆星,淨值①增長這些也都不錯。”馮義偉咬一口蘋果。

“那你從這兩者中挑選一隻不就好了,幹嘛要投兩隻呢?”妻子本不關心這些,但看丈夫講得很仔細,就問了起來。

“這兩者的投資類型不同,一個是貨幣型基金,一個是混合型基金,我兩者都投,就相當於做兩手準備。當前股市前景不明,股票類的基金走勢和股票大盤基本一致,我們的股票還在觀望中,所以,股票類的基金不敢嚐試了。股市震蕩之時,貨幣型基金就是投資首選。但是,貨幣型基金的收益也就比銀行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一點,收益率並不是太高,我也不能把寶全押在這一隻基金上,所以,還要再投一隻混合型基金。嘉實理財增長這隻基金,投資的重點是具有潛力的、高速成長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並且搭配有貨幣和債券的投資,讓這隻基金組合能夠盡可能地減少因不利因素帶來的風險。”馮義偉盡可能用簡單的語言給妻子講基金投資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