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助銀行——為自己攢下第一桶金(2 / 3)

“所以說,透支消費也要衡量好,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否則,你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畢竟,這錢是從銀行借來的,並非自己的,借錢的時候就要想到還錢的問題啊!”文婧借此讓小姑明白“好借好還”的道理。

看著小姑有些懊悔的樣子,想必,她已經從中明白這個道理了,文婧笑著說,“別再愁眉不展了,現在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好,以後你就知道借錢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尺度了。這次,我就先幫你還上吧,最重要的是你要從中吸取教訓,別把信用卡當無限提款機。”文婧安慰小姑道。

“謝謝嫂子,不過,這事兒,可不能讓媽媽知道,不然,她肯定要嘮叨很久了。這樣吧,嫂子,你替我保密,我來給你寫張欠條,好不好?”小姑也明白“親兄弟要明算賬”的道理,主動提出寫欠條。

文婧知道小姑的想法,所以笑著點點頭,“好的,聽你的,我們保密。就說使用的是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不告訴她有利息,這樣可以了吧?”文婧幫小姑想辦法。

婆婆在外麵叫她們出去吃水果了,文婧和小姑忙把欠條收起來,若無其事地走了出去。

理財經驗

最低還款額是不能享受免息期待遇的,而且,即使已經償還了最低還款額部分,銀行仍然會按照原本的消費額度從刷卡消費時計算,償還的款項同樣計算利息。

Step 03 查查自己的負債,不要由良轉惡

當下有句話說“欠著銀行錢的都是有錢人”。確實,有不少人願意向銀行借錢,而將自己的錢用於投資。但是,對於沒有這個能力的人來說,還是不要欠銀行太多錢。文婧覺得,欠銀行的房貸已經有壓力了,如果再貸款,恐怕有些吃不消。

文婧和老公陳凡前年年底買的房子,今年年初交了房,裝修完,兩人覺得生活在朝著光明的方向前進。

陳凡最近有幾個同事都考慮買車,每天在聊車子的問題,聊得他也有些蠢蠢欲動。回到家和文婧商量,什麼時候能夠有錢買輛車。

“老婆,你看,我們倆一個月加起來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除了房子月供3000元,還有5000元供我們生活,我們每月的開銷也就2000元左右,那就有3000元的結餘,等我們攢點錢之後,貸款買個車吧?現在貸款買車也不貴,你覺得好不好?”老公幫文婧倒杯水,在她邊上坐下。

“買車?這個計劃是不是有點早啊?我們剛買了房子,房子還有貸款呢!”文婧不知老公怎麼突然想到買車。

“我覺得也不算早啊,我們今年努力攢點錢,明年就有錢付車子的首付了,老婆你看。”陳凡打開電腦,找到貸款購車的計算器,算給老婆看,“第一輛車子,主要用於代步和練練手,價格在6萬元左右就差不多了。交30%的首付就是18000元,再加上車輛上牌照,買保險這些花費,首付是3萬元左右,我們倆一年也能存3萬多,明年或者後年初就可以付車子的首付了。然後,選擇2年的還款期限,那麼月供也就1786元,不算太高。而且,這樣貸款買車,比全款購車的費用隻多了2873元,還能早2年開上車,我覺得挺劃算的。老婆,你說呢?”

文婧看著這個購車貸款計算,邊聽老公說,邊在心裏計算,如果買車,且不說要花掉3萬元的存款,自己又要回歸“一窮二白”的境地,同時,這個車子的月供和房子的月供加起來,總共是4786元,而且,今年銀行還加了幾次息,明年房子的月供還要漲,那麼,加起來的月供就會在5000元左右。而自己和老公的收入,總共是8000元,月供就要占到62%,似乎比例大了些。

“老公,你知道家庭合理負債的比例是多少嗎?”文婧問道。

“不知道啊。”老公一臉茫然地回答。

“來,我給你查查。”文婧在電腦上輸入“良性負債”,結果出來了很多內容。“你看,這裏說,銀監會在《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中指出,借款人貸款的月供支出應該在月收入的50%以下為宜。不過,對一般家庭而言,負債30%是警戒線,超過30%,財務就處於‘亞健康’狀態了,如果在50%以上,那就可能帶來財務危機。”文婧念完,看看老公。

“30%?那我們收入8000元的話,就是2400元?”老公有些不可置信。“是啊,你想想,其實我們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如果光是每月還月供就接近5000元了,那麼剩下的錢,也就隻夠生活了,萬一遇到緊急用錢的情況,怎麼辦呢?再說,我們不還得存錢為生孩子做準備麼?孩子以後的教育金、我們的養老金,不都要從現在開始積攢啊?”文婧端起杯子,喝口水,想聽聽老公的意見。

“嗯,還是老婆你想得周到啊,如果月供太高,我們就沒多少錢用於流動,這樣確實不好。”

看老公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文婧接著說道,“我們買房,屬於剛性需求,房價不斷高漲,我們早買還劃算一些,所以寧願向銀行貸款也要先買房子。可是買車如果要貸款就不怎麼劃算了,雖然你計算出來,貸款買車比全款買車也就多了2000多塊錢,但是,車子畢竟屬於消耗品,車在不斷貶值,我們還得每個月還車貸,車子還要產生使用的費用。所以,如果要買車,也要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買,等我們有錢了,再全款買車吧。”

老公點點頭,不再去想買車的事了。

第二節 現在開始,讓銀行幫我賺錢

讓銀行幫自己賺錢?沒錯,銀行除了儲蓄和貸款等業務,還能理財呢!把錢交給銀行,讓銀行去投資,自己隻等著到期拿回本金和收益就好。怕風險?沒關係,有保本型理財產品!

Step 01銀行幫我理財,何樂不為呢

文婧每去一趟銀行,都會有些收獲。這不,她去銀行還貸,結果“撞”上了銀行理財產品。聽了一番介紹後,文婧明白了,理財產品就是將錢交給銀行去投資,自己坐等收益,這等好事,當然不能錯過。

又到了每月還貸款的時候了,文婧周末想要睡懶覺的計劃泡湯,一大早,就來到銀行排隊,結果,還是有很多人在她前麵。

文婧抽了號之後,就坐下來等待,反正也沒事做,就閉目養神。結果,眼睛閉上,耳朵沒能清閑。旁邊的兩個人一個勁兒地在討論什麼。

文婧聽了一會兒,他們討論的好像是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對於銀行理財產品①,文婧僅知道有這個東西,但到底好不好,她沒嚐試過,因為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起點為5萬元,而她一直沒有這筆閑錢來投資,所以,自然沒有關注過。

不過,今天文婧有了點興致,因為剛過完年,年前老公領了一筆年終獎,數目比較可觀。她本來想存在銀行,但又覺得利息低,投資呢,暫時又沒找到合適的渠道。了解一下銀行理財產品也不錯。

聽了一會兒旁邊人的討論,文婧也沒聽到自己想要知道的,幹脆直接去找大堂經理詢問。

“你好,我想問問現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情況。有哪些種類的?收益率如何?風險大小?”文婧詢問大堂經理。

大堂經理看文婧似乎有購買的傾向,就耐心為她解釋起來。“我們工商銀行近期所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11種,它們的期限都不同,有7天的,有21天的,還有90天、100多天的。每種產品的收益率也各不相同,但預期收益率都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風險情況要結合各種情況來看。您計劃投資多久呢?我來為您詳細介紹一款產品,您可以從中了解到具體的收益率情況。”大堂經理熱情地問。

“哦,我想看看90天或是100多天期限的理財產品。”文婧想想自己最近似乎也沒什麼資金需求,但對於理財產品又還比較陌生,3個月左右期限比較適宜。

“好的,您稍等。”大堂經理拿來兩份產品說明書給文婧看。“您看,這份是期限為90天的保本型個人人民幣理財產品,這份是期限為114天的理財產品。保本型個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4.3%,這款產品期限是3個月,而3個月的定期存款利率才3.1%。而且,這款產品是保本的,即使有風險,銀行也對您的投資本金提供保證,所以最壞的情況就是你能全部拿走你的投資本金,這樣其實也沒多大損失。”大堂經理拿著90天期限的理財產品說明書給文婧講著。

理財提醒

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

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隻是一種預測,在最好的情況下所獲得的收益率。但實際上,並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期收益率。因此,投資者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您再看這款,期限為114天的個人高淨值客戶專屬人民幣理財產品,這款產品資產組合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因為有銷售費、托管費等,扣除這些費用後,收益率也有5%~5.2%,這個收益率更高。”大堂經理想要用高收益率誘惑文婧購買這理財產品。

不過,文婧“精明鬼”的綽號可不是隨便得來的,她想了想,問道:“那這款收益率更高的,它也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嗎?”“不是,這一款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但是它的風險也不大,工行對其風險進行評估後,評定它為保守型和穩健型的產品,無投資經驗的人都可以投資的。所以您如果想要投資這一款產品,也無須太過擔心。”大堂經理看文婧沒表態,繼續說道:“或者,您可以考慮那款90天期限保本型的理財產品,那款賣得也不錯。今天是這兩款理財產品募集期的第一天,您可以考慮考慮,我們總共有5天的募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