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遊戲10 製造並追求自己的信仰(1 / 3)

生命盛裝上的勳章是由挫折、打擊和磨難凝聚而成的。每枚勳章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權利製造並追求自己異彩紛呈的信仰。成就的殿堂沒有名額的限製,卻有條件的要求。隻要你具備了相應的條件,每個人都能成功。成就的殿堂裏,空位很多。登堂人室的條件很多,根本的隻有兩點:德與才,德是基礎,是生發之源;才是枝幹,是立穩的必需……

現在做最後一個心靈遊戲。首先聲明,這不是一個宗教信仰的遊戲,但這個“信仰”卻無時無刻不在你的潛意識裏指引著你多姿多彩的人生。

如果你身在《天地英雄》中的大漠中怎麼辦?

馬與森林:對冒險的態度。騎馬進入森林,對未來仍有期盼;留在此地,對生活心滿意足了。

知道嗎?這些就是你的態度——這些信仰在決定著你的行為和習慣。如果你想將那些壞的行為和習慣剔除,你就必須從根源梳理。你就要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和信念,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信仰。難怪前國家足球隊教練米盧說,態度決定一切。

你可能會說,看來信仰對你的毒害很深啊,不然你這麼大談“信仰”,你一定有宗教信仰啦!我的回答也許會讓你失望。我沒有宗教信仰,至少目前沒有,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信世界上任何宗教的本源。比如愛心、感恩、惜福等等,諸如此類。在我的房間裏貼著將會激勵和讓我用一生去感知的文字:

團結相互欣賞支持,積極不斷超越自我。惜福永不消極怠惰,堅持絕不退縮放棄。

前兩天,在看書的時候發現一則小故事覺得很有意思,特拿來給你。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正在津津有味地專心畫畫,幼兒園的阿姨過來仔細地看了一會兒,詢問道:“你在畫什麼呀?”

“我在畫上帝!”小男孩頭也不抬地答道。

“可是,沒有人知道上帝的樣子啊。”

“等我畫完,他們就知道了!”

啞然失笑之餘,這則幽默給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和啟示。

每個人都有權利製造並追求自己異彩紛呈的信仰!

(01)

這是暢銷書《似是而非》中作者的似是而非的十大戒律。

我很喜歡書中的觀點。

人都是毫無邏輯、不講道理、以自我為中心的——但還是要愛他們。

你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於自私的隱秘動機——但還是要行善事。

你如果成功,得到的會是假朋友和真敵人——但還是要成功。

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會被人忘記——但還是要行善事。

坦誠待人使你容易受到傷害——但還是要坦誠待人。

思想最博大的最大的人,可能是會被頭腦最狹隘的最小的人擊倒——但還是要誌高存遠。

人們喜歡無名小卒,卻隻追隨大人物——但還是要為幾個無名小卒而鬥爭。

你窮數年之功建設起來的東西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被毀掉——但還是要建設。

人們的確需要幫助,但當你真誠的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攻擊你——但還是要幫助他人。

當你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世界時,有時候會被反咬一口——但還是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世界。

(02)

孟子認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樣。

水有三種特征,第一是能夠滋養萬物;第二是本性柔弱,順其自然而不爭;第三是蓄居流注於低下之處。

水處於低下的地方,所以有成就的人為人謙下;水淵深清明,所以有成就的人虛靜沉默;水施予萬物,所以有成就的人博施而不望報;水照萬物,各如其形,所以有成就的人所言至誠,絕不虛偽。

水性柔弱,能方能圓,人若能效法水之不爭,就能產生“利萬物”的效果,於是就接近成功之“道”了。

可以做不到,不可以不追求。

(03)

信任是他人基於你的正直而對你做出的回報。你獲得了別人的信任,就意味著你在別人的心目中是一個誠實而可靠的人。

一個人的正直,可以在他的各個方麵的行為中得到體現,它是內在品格的外在化表現:你的表現應當是可以預見的,因為你的選擇及你的行動,一直都沒有也根本不會背離你的原則與價值觀。

正直不是不會犯錯誤,而是犯了錯誤之後你依然能坦然地以一貫的正直的態度承認錯誤並請求別人的諒解。

你的所作所為必須以道德為準繩,而且絕對不能打道德的擦邊球。

(04)

世界是由愛編織而成的。知道自己生命有限的人,反而更能自由地享受生命。

常人不知生命有限,苦苦追逐細枝末節的東西,因而無心向愛,他們的生命是脆弱的。

世界上隻有一種向上的力量,即源自於內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