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章 臨江有村(1 / 2)

“二師兄!你這般逼迫小師弟下山是何意!”

“四師弟這就不對了,師兄我哪裏有為難他了,不是小師弟自願要下山去的嘛。”

“你……”

“哼!”

錢止看著現在還與他貧嘴的掌門師兄,氣的一甩袖子就出了上清宮,往後山祖師殿小師弟走的方向追去。

……

“掌門師兄這又是何苦。”

“總不能與師兄我一般吧,年幼時師傅不讓下山,真的到大師兄下山走了,我卻是不敢下山,躊躇十餘載,終於下定決心下山時,卻成了這掌門,再也下不了山!”

“唉…”

“年輕人的事就讓年輕人自己去解決,你管那麼多做甚!”

……

……

次日,青城山祖師殿,卯時。

祖師殿大門被打開。

自從小師弟進了祖師殿這幾年間少有的開門這麼早,開門之後走出一個青年道士,臉上些許胡渣已經被刮淨,頭上一個道門黃冠,身著青衫,腰間懸著一個酒葫蘆,再無他物。

“忘川”

走出來的青年道人怔住,看著門口靜靜立著的一個俏麗女子,娥眉杏目,嘴唇紅潤,身披淡青色衣裳,素衣淡妝,當真是出塵一樣的仙子一般,外麵罩著一層薄紗,款式正是青城派女弟子的服飾。

“清薇……”青年道士嘴唇抖了抖,頭微微側向一邊,目光閃躲,不敢直視麵前這個女子雙眼。

“師侄!”不知想起來什麼,終是說出了這倆個字。

清秀女子眼眶立刻便被點點水光濕潤。

“你混蛋!”俏麗女子拿袖角掩住嘴,卻是難掩那哽塞聲,轉身便走,走的越來越快。

“……”

青年道人在晨間的青城山喃喃自語,這話卻是說給山中老鬼聽罷……

……

青城山丹階千級,隻要腳盤夠穩的話,下山是不難的,李忘川雖然修煉有些疲懶,但是好歹修煉十幾載,下山還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丹階一側有一塊倆丈高的石碑立於其上,上麵被三個鑿出來的三個大字“赤城山”,青城山也被叫做赤城山,約莫估計是先有的赤城山這個名字的,這塊碑自然也有不知經曆多少年歲月雕琢了。

青城派祖師殿就有“青霄鎮法,靈隱赤城”八個大字,赤城二字估計也是由來於此,這八字便是青城派的字輩排序了,傳到這一代掌門張淩這裏是第十七代,因此掌門的輩分便是青字開頭,道號也即是青衡子了。

至於其他師兄弟卻是沒有字輩和道號了,一是圖省事,一個也是沒必要,不闖出個大名聲,誰去管你用個甚道號。

站在丹階之上,卻是有倆個人。

一人胖乎乎,活脫脫一個球,正是李忘川的四師兄錢止,至於另外一人卻是叫他頗為意外,是他那不苟言笑的三師兄陸中庭。

“小師弟,來這邊”

遠遠看到了小師弟,錢言便招了招手,蹦噠了倆下。

嘴角微翹,走了過去。

“小師弟,這是給你準備的,你第一次下山,我估摸著你不知道帶什麼,果然給我猜中了,哈哈哈!”

錢師兄將背後的一個圓鼓鼓的包袱放在李忘川手上。

小師弟立馬借過來就苦著臉了,這個包跟看起來一樣,很沉,卻是不知道裝了什麼這麼重。

“小師弟,山下不比山上,萬事小心,你那疲懶性子也該改改了!”

說完就將剛剛一直握著的一把古舊桃木劍遞了過來。

接過包袱,桃木劍背在身後,朝麵前站立的二人一揖到地。

“三師兄,四師兄,珍重!”

再朝東南方向天師洞拜了一拜。

“師傅,徒兒下山了!”

轉身,離去……

丹階千級,邁千步!

走出好遠,人影也即將被綠樹遮掩。

“小師弟!”

“掌門師兄說……哪天累了,便回山!”

丹階之上,小師弟搖了搖手中滿滿當當的葫蘆,輕笑一聲,頭也不回。

……

……

……

錦城外東南二十餘裏處有一個小村子,因靠近岷江,早些時候村裏老人取了個名字,臨江村,叫著叫著也就叫到了現在,從最開始的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發展到現在的幾十戶人家的村莊。

村裏村正姓劉,名喚大為,盡管隻是一個村正,但是莊稼地裏的人,田裏摳食了半輩子,倒也算對得起早些年病死床上的老爹起的名字,才四十多歲便花白了一小半頭發了,臉龐黝黑,有輕微駝背。

江堤靠外圍的一戶人家正是劉大為新蓋的屋子,雖然是村正,但是他家裏的房屋也並不比其他戶大多少,都是鄰裏鄰外,平日裏相互照應著,雖然過得清苦,卻也沒什麼太大的波瀾,就算是幹旱一倆年也能饑一頓飽一頓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