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健康狀況的變化,比如患上某種慢性疾病,或有些女孩處於月經期等,也常容易使人心緒波動。這當然也是一種客觀原因,隻不過它與環境變化不同,是主體(自身)方麵的客觀原因。進入青春期心緒的波動尤為明顯,這是與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生理條件密切相關的。
進入青春期後,內分泌係統發生顯著變化,性激素分泌旺盛,其他激素水平也相應提高。內分泌係統活動水平的提高會促使神經係統的活動水平提高。內分泌係統活動水平容易興奮,也容易疲勞。這是青少年心緒興奮性高、波動性大的生理原因。
從心理方麵看,一個人進入青春期後,麵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比如,自己身體發育、性成熟、自我的覺醒、獨立傾向的產生、人際關係的變化,等等,一個個問題都擺在青少年麵前,需要他們去認識、去處理,但是麵對這一大堆新問題,青少年缺乏足夠的成熟度和必要的經驗去應付它們,這就使青少年發生困惑,對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心緒也就變得更容易波動。
調節心緒波動
人的思想是一個網狀結構,人在經曆各種各樣的事件和刺激中不斷改變著自身,在工作中可以產生職業化傾向,也會在生活中產生好惡,如果人有意識地調節這種變化,細心經營一份良好心境,才會對自己的心緒狀態有利,所以有意識地調節心情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留心自己的心緒變化,發現自己心緒不佳時要及時主動尋找原因。不良的心緒對身心是有害的,不僅可以減慢生理活動的速度,造成或誘發疾病,而且可以對心理產生消極影響,長期的心理陰影會產生持續性的心理傷害,以致將來想擺脫心理陰影更加困難。
當自己頻繁被一件事情引起的不良心緒困擾時,就要考慮已經有心理傷害了;如果被這種心緒折磨得非常痛苦,就要積極采取辦法主動改變它;當不良心緒影響你的正常思考,就要采取被動治療手段;當有不良想法的時候(如輕生、攻擊傾向),可以找專業人員進行監護和治療。
心理治療有多種手段,根據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心理傷害一般是可以得到良好恢複的,但和肉體傷害一樣,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心理問題和身體問題一樣逐漸被人們認識,心理健康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基礎,是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人們應該認識到它的存在,並處理好它出現的問題。
其次,正確認識心緒的作用與意義,是心理調節的先導。人們可以先了解必要的心理學知識,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和認識心緒的巨大作用及其發展的基本機製,從而確立自己健康的心緒,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建立最終能夠實現計劃的自信心。隻有這樣,才能將外部要求轉為內部需要,它是整個調節過程的先決條件。
心理學為調節和控製心緒的突然變化提供了許多有效的方法,如轉移法(包括注意轉移、思想轉移、行為轉移)、內心宣泄、呼吸調節、環境和角色交換等方法。兩個同學吵架,如果依然麵對麵站在那裏,相互看到對方就生氣,假如勸一位同學出去走走,則可能使他憤怒的心情平靜下來,這實際上就是轉移注意目標的方法。
具體對策有這樣幾種。當心緒變壞時,先尋找出自己生活環境裏出現了什麼不良刺激,使你心理上不平衡,然後想辦法排除它,或正確認識它和對待它。例如,別人說了一句對你有侮辱性的髒話,你當然會很不高興,但如果你能認識到你的為人、你的實際情況不會因他的一句髒話就發生改變,這番髒話隻不過暴露了這個人品格低下、愚蠢可笑而已,根本不屑一顧,你的心情就會平息下來了。
如果生活環境比較穩定,但自己的心緒還波動,那就要從主觀方麵去找原因了。如果是主觀方麵的原因應有針對性地從鍛煉自己的性格,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苦樂觀,學會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社會上的種種事情。平時,注意鍛煉身體,要知道健康的體魄是保持良好心境的物質條件。一般認為,身體強壯能使人保持精神飽滿,心情開朗;而身體虛弱多病,則心緒煩躁,心情不佳。所以鍛煉身體有助於心緒的調節和發展,強健的身體是保證健康心緒的生理基礎。
當然,鍛煉意誌力,特別是在控製心緒的過程中鍛煉自我控製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注意,要學會駕馭自己的心緒,而不要讓心緒主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