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夢的暗示:周公真的可以解你的夢嗎(2 / 2)

我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人的性格對夢的內容有很大的影響。夢境必然依賴經驗,且夢對人的性格有依存性。具有“驕吝之心”的人,在夢中就會爭強鬥勝;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夢中也會追貨逐利。總之,不同的性格對夢境中的內容有不同影響。

夢是在睡眠中發生的具有周期性特點的一種異常精神狀態。夢是一種心理和生理現象,做夢的機製還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一般認為,睡眠時並不是全部大腦皮層都處於不活動的抑製狀態,局部的大腦皮層細胞仍在活動,有時受記憶痕跡及白天活動時的情緒波動的影響,就產生了夢。

一個典型的夢的敘述常常包含幻覺、妄想、認知異常、情緒強化及記憶缺失等特征。夢以生動的充分形成的視覺領域占絕對優勢的幻覺想象為特征。在大多數夢中,聽覺、觸覺及運動感覺的敘述較普遍,味覺及嗅覺的幻覺想象較少,而痛覺的幻覺想象則十分罕見。夢的特征是具有顯著的不確切性、不連續性、未必可能性和不協調性。

夢是思想和願望的化身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夢的產生機製還不清楚,可能入睡後,一些器官(包括感覺器官)的活動會引發做夢。夢的內容與我們的期望、企圖、擔心等各種心理趨勢有關。經實驗證實,夢的內容傾向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如你想做飛翔的夢,隻要你在入睡前默想,經過多次努力就能實現做飛翔的夢,但夢的內容並沒有特殊意義的隱含。

夢是潛意識現象,表現出潛意識外溢的征兆,潛意識可以理解成是本身的影子,可以理解為靈魂的影子,當靈魂選擇這個,影子會根據本體做出相反的動作,因為影子和本身是相反的對照。而夢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更表現出性格的外溢,我們隻當是我們人生中的參照物,因為潛意識是靠真正意識所左右,但潛意識會做出根據答案最正確的做法,盡管有時會偏激。當夢開始時,就不受左腦控製,開啟右腦思想,甚至可以理解為——你活在兩個世界,現實與夢中。夢,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和它融洽地在一起,首先要去理解它、接觸它、介入它,然後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它。如果你是藝術家,它們是很好的素材。

□夢是願望的滿足

近代對夢的解答有開拓型發現的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他之所以格外重視夢,是因為他發現釋夢是了解人的心靈深處——潛意識——的利器。弗洛伊德說,本我隻求快樂,而自我講現實原則,他要看一個願望是不是現實,要考慮滿足自己願望的方法。

□夢是自然的真理

在夢的研究中,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榮格釋夢數以萬計,對夢有極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觀點與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他不認為夢僅僅是為了滿足願望,也不認為夢進行了什麼偽裝。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

□夢是象征性語言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夢是一種象征性的語言。他說:“所有的神話和所有的夢境都有共同的地方:它們都是以相同的語言,象征的語言‘寫成的’。”弗洛姆把象征分為三類:慣例的象征、偶然的象征和普遍的象征。

□夢是自我催眠

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後來自立門戶,創造了自己的心理學體係。他認為夢是自我欺騙和自我催眠。在他看來,有理智、講科學的人是很少做夢的。而做夢的人,是為了用夢激怒起自己的一種情緒,好讓自己做某些不理智的事情。

心理學家認為,夢好像一台儀表,它對一些尚不為自己所知的身體變化會有所反應。譬如,有些肝炎病人在發病前幾天會出現令人焦躁、恐懼的夢境,有的病人訴說在夢中感到右肋部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