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手緊握著鑰匙,便沒了聲息。
好強的白賈氏最終沒有強過命,在她八十四歲高齡時,風光不再,黯然收場。
愛丹聞訊,在兒子楊白(楊揚現名)的陪同下,特地趕來吊孝。當柳含嫣轉述了老太太臨走前說的話,愛丹竟號啕大哭起來。一生的鬱悶,一生的汙垢,一生的痛苦,全隨著淚水盡情地發泄出來。這是她多年來橫亙在心頭的一塊石頭,如今終於得以搬走。她跪在白賈氏靈前,一字一頓地說:“奶奶,我答應您,我不記恨您。您就放心走吧!”
在場的人見了,一個個揉紅了眼。柳含嫣、白永和,甚至連白永忍也不例外。一句話,解開了幾十年難以解開的心結,一句話,也喚回久已陌生了的親情,誰能不為之動情!
白永和特意打製了一把金黃色的鑰匙,隨老太太一同入殮。
楊參謀陪母親應酬完場麵上的事情,就單獨會晤了白永和。他代表肖隊長,對他給予紅軍的幫助表示感謝,並對他的遭遇表示不安和慰問。臨末,放下一筆錢讓他養息身子用。白永和不收,楊參謀非要放下。還說:“來而不往非禮也。你給紅軍兩千銀元時,紅軍慷慨接受,紅軍的一點誠意,你一樣應該痛快接受。”
白永和隻好接受下來。
言談中,楊參謀還暗示紅軍曾出麵營救過他,為了不給他的生活帶來更大麻煩,把營救的過程都隱了去,留給白永和一個懸念。白永和想問營救細節,楊參謀說,你隻知道有這麼回事就對了,如果有人問起,就照你二哥說的解釋。白永和見肖隊長和楊參謀有情有義,心裏對進監受刑的事就看得很淡,好心換得好心來,沒甚好後悔的。
心有千千結的愛丹,看著白永和與楊白倆人站在一起,親切交談,心裏升騰起難以言表的適意。恍惚間,遠行的三少爺回來了,在家苦苦等待的愛丹母子,終於盼回來丈夫和父親,一家三口曆盡磨難,終於團聚。她在心中暗暗決定有朝一日,給娃一個交代,給娃一個歸宿。
愛丹母子祭奠完,即過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