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虎口餘生(3 / 3)

就這樣過了幾天,部隊要開拔東去,白永和一夥人該咋辦?楊澄源認為,此事不能就此了結,即使從他們嘴裏得不到有價值的情報,也要按通匪論處。要不,讓閻司令得知,不好交代。因為這個地方是他的防區,他走了人走不了幹係。關麟征則認為,既然是老百姓,放了算了,何必較真?即使是送紅軍過了河,又能怎麼樣?他們是船工,開船渡人是他們的本分,國軍要過河,他們還不是一樣效力?抓不住紅軍,在幾個老百姓身上出氣算啥本事!

關麟征的25師開拔了,楊澄源的69師除留了少數人也開拔了。臨走時,把白永和一夥當成民夫,背槍扛彈藥,支了一趟差。到了隰縣,上了公路,用不上這些要吃要喝要人看管的累贅貨,便扔給駐紮在隰縣的防共保衛團。人到了防共保衛團,就可通過關係交保走人,惟獨不放白永和。不放的理由是他有通匪嫌疑,留待審查。背後玄機是,經手這個案子的胡團副,聽說白永和是永和縣第一大戶,想在他身上撈點油水。

可是,不識時務的白永和,偏偏不談花錢贖人的事,反而天天要保衛團給個說法。柳含嫣在財旺陪同下探過兩次監,兩次都無功而返。

柳含嫣求胡團副,胡團副說:“想走人,拿錢來,五千元法幣少了一個子也不行。”

那時,國民政府廢止了銀元,通行法幣,五千元法幣等於五千銀元。不要說白永和不肯出錢走人,就是用錢贖人,現時的白家已非昔日可比,恐怕也無力籌集。

“長官,他是犯了王法,還是欠了錢?”柳含嫣據理力爭。

胡團副一愣:咦,沒看出這老娘們還真會說話。便搪塞道:“少囉唆,他是要犯,所以錢就罰得多些。不犯法能把他逮起來?不出錢能從這裏走出去?盡想好事!”

“沒聽說他犯了哪家的王法,也沒聽說他欠了哪家的錢。長官大老爺,民婦的男人冤枉呀!”

胡團副不耐煩,像趕雞似的把手一揚,說:“去去去,走你的人!你沒聽說的事多啦,沒聽說就沒事啦?我還是那句話,有錢走人,無錢坐牢!”

柳含嫣返回頭來哀求白永和:“你就讓我籌劃錢吧。”

白永和問:“家裏有多少錢?”

柳含嫣說:“不過兩千。”

“剩下的三千哪裏去找?”

“隻要你肯出來,我就是磕頭搗蒜,四處求人,也要湊夠。”

“馬熊有人騎,人熊有人欺。我就咽不下這口氣!不出去,看他們要怎麼著!”

柳含嫣動怒地說:“你這個冥頑不化的牛得腦,舍身子不舍錢的財迷精!莫非還等著那個人來救你?”

一聽柳含嫣說到敏感處,白永和就沒了好說的。他明白,這次除了他的柳含嫣,再不會有上次的奇跡出現。可是,不管怎麼說,他就是不想這樣出去。

柳含嫣無奈,回到客棧長籲短歎,愁眉不展。

財旺見主人如此,擔心一個主子進去了,另一個主子在外邊熬煎,萬一熬煎出個病來,可怎麼是好?就說:“隰縣有個小西天,是出了名的佛寺,聽說佛像千尊,金碧輝煌,極靈應的。三太太還不如到那裏許個願,保佑三老爺早日回家,您看怎麼樣?”

柳含嫣想了想,說:“也好。”

清代,隰縣一直是隰州署衙所在,統領著永和、石樓、大寧、蒲縣等縣。隰州城四門三臨水,號稱水包蓮花龜子城。市麵繁華,人煙輻輳,乃晉西首埠,民間有“小北京”的美譽。不幸經日本人數度洗劫,瘡痍滿目,商業凋敝,人民流離,昔日盛景已不複存在。隻有巍峨的城垣,高聳的城門,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不凡。二人出了北門,往西一瞭,一脈山梁,中有斷頭,斷頭處是溝壑,溝壑裏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山峰上,危坐著一座紅牆碧瓦的寺院。問路人,說那就是小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