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好年勝景(1 / 3)

驟然響起的鞭炮聲,掀開了新年的精彩之門,把人間的喜氣和神氣都盡情地宣泄出來。

九十眼窯院裏的每孔窯門都開了,走出來放開門炮的大人小孩。單響炮,二踢腳,起火帶炮,百掛鞭,千掛鞭,萬掛鞭,一齊上陣,霎時間把窯院籠罩在硝煙彌漫、震耳欲聾的歡騰世界。

河那邊延水關也不甘落後,一樣的陣勢,一樣的氣派,此起彼伏,遙相呼應,把黃河兩岸的天都燒紅了。

燒了香,祭拜了天地和河神,白家人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拜年祈福儀式。

白永和身著朱青色緞長袍,外套直貢呢黑花綢馬褂,頭戴黑色禮帽,腳蹬新式皮鞋,顯得瀟灑大方,抱著同樣是長袍馬褂的小如意前邊走。柳含嫣帶上彩霞後邊跟著,母女倆都是上衫下裙,紅藍相間,再穿上一雙繡花鞋,從上到下,格外鮮豔奪目。一家人剛進墩台院,如意就喊上了:“祖爺爺、祖奶奶,給您拜年嘞!”

進了窯,白永和、柳含嫣齊聲道:“爺爺、奶奶,過年好!”

白鶴年和白賈氏坐在後窯掌的太師椅上,當中是一支小八仙桌,桌後供著神位子,麵前點著蠟燭和香,再往前堆著銀元、銅錢和吃食。白鶴年頭戴黑綢核桃帽,帽頂綴一顆紅瑪瑙,一根稀疏的花白辮子順溜地吊在背後,頑固地宣示他的遺老身份。身著平日不多穿的綢緞長袍馬褂。人是衣架子,老太爺這麼一紮裹,精神多了。白賈氏是上藍下黑的衫裙裝扮,外邊套了那年白永和買的十八鑲坎肩,比平日風光了不少。每逢大年初一,作為白家德高望重的長者,都要端坐在這裏迎候晚輩的叩拜和恭賀。白永和帶領一家五口人跪了,並領頭祝辭:“爺爺、奶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福壽安康!”

孩子們照著念了。

白永和說:“你們是重孫輩,不能跟上我們叫爺爺、奶奶,應該稱祖爺爺、祖奶奶才對。重來。”

白永和的三個孩子重新說了一遍,樂得白鶴年張開了沒牙虎嘴,白賈氏露出齊整整的牙,幸福蕩漾在老眉老眼的老臉上。

白賈氏說:“人常說,有福不在遲早,走路撿個元寶。你們看,去年過年,三娃還是寒窯涼炕,獨自一人;今年過年,又有媳婦又有兒女,一下成了五口之家,真是人丁興旺,時來運轉呀!”

這句話說到白永和和柳含嫣心上,兩人連連點頭稱是。

如玉不解地問:“祖奶奶,誰走路撿了元寶?”

白賈氏說:“你爸爸,不是在路上撿得你?彩霞和如意雖說不是在路上撿的,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呀,是不是彩霞?”

彩霞說:“可是,媽媽找爸爸沒少費勁。”

一句話逗得眾人笑了。

彩霞又想起什麼,說:“妹妹是如玉,弟弟是如意,為什麼他們都有個‘如’字,偏偏我叫彩霞呢?我也要改名,和他們挨著。”

柳含嫣看著白永和,這件事早給他說過,他沒當一回事,又讓彩霞說了出來。

白永和明白過來,覺得這是他的失誤。想了想說:“就叫如霞吧,燦爛如霞,怎麼樣?”

彩霞拍手說好。

白鶴年說:“我看行。”

白賈氏說:“還有些詩情畫意呢。”

柳含嫣最在意彩霞,因為她的出身,她的懂事,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都讓她感動,使她不得不在這個苦命的孩子身上多多用心。大年初一,彩霞終於有了新名字,柳含嫣由衷地高興,輕輕拍了拍彩霞的頭,說:“快謝過爸爸,給你起了這麼好的名字。”

彩霞二話沒說,倒地叩頭:“謝謝爸爸!”

一聲謝謝,讓全家人感慨萬千。老的愜意,小的歡心,白永和心裏好似流過一脈清泉。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美滿,隻有渡盡劫波,才能感受得到。

如玉喊:“如霞姐,咱們玩去吧!”

如霞看了看柳含嫣,柳含嫣點了點頭,說:“把如意帶好,離放鞭炮的孩子遠點。”

白賈氏說:“慢著,看祖奶奶老糊塗了,連拜年錢還沒給重孫們。”說著,一人一份發下去,又給每人口袋裏裝了些花生、瓜子和洋糖之類的吃食,依次摸了摸娃們毛茸茸的頭,揚了揚手,說,“去吧!”臨末,取了十塊大洋給柳含嫣:“這是爺爺、奶奶的一點心意。”

柳含嫣沒想到還有她的拜年錢,慌得跪下叩頭接過。說:“謝謝爺爺、奶奶!我是大人了,還給這個?”